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一骑红尘妃子笑 贵妃荔枝蜀地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将唐玄宗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专门开辟的驿道——“荔枝道”呈现在世人面前。近期,考古调查首次较完整地确定“荔枝道”走向,专家据此推测——
贵妃荔枝蜀地来
“荔枝道”上的摩崖石刻。资料照片
“荔枝道”上的摩崖石刻。资料照片
位于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的高拱桥。资料照片
很多人都知道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过,却很少人知道,“一骑红尘”所奔驶的道路,竟然是唐玄宗为了给杨贵妃运送荔枝专门修建的“荔枝道”。然而,“荔枝道”这一专用交通线具体走向如何,沿线文化遗存保存情况又如何,却至今未能完全掌握。
前不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邀请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对四川达州的古蜀道及其相关文化遗存进行考古调查,行程2000多公里。考古调查首次较完整地勾勒出“荔枝道”的具体走向,发现了大批相关文化遗存,为古蜀道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拨开历史见古道
自古以来,巴蜀虽与中原重山阻隔,但一直不乏交流,保证这种联系的便是穿梭于崇山峻岭中的古蜀道。此次考古调查,便围绕历史记载中在四川达州交汇的“荔枝道”与“米仓道”展开。
“荔枝道”因唐玄宗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而专门开辟的驿道而得名。杨贵妃所食荔枝源于何处?历史上有认为产自岭南、福建。但若产自岭南或福建,则距长安有四五千里之遥,荔枝抵达长安,很难保持新鲜。所以更多学者认为杨贵妃的荔枝来源于涪州,即今重庆涪陵。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瑞民认为,杨贵妃所食的荔枝来源于涪陵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依据便是宋时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此前有专家、学者对“荔枝道”走向进行过研究,推测的“荔枝道”路线为:涪陵—万州—达州—万源—西乡—洋县—子午谷—长安。但这条线路还很粗略,其关键的节点以及道路沿线遗留了哪些文化遗存更是模糊不清。
“米仓道”是由秦入蜀的一条著名古道,因米仓山而得名,起始经行时间约在汉代,甚至更早,唐宋时期一度十分兴盛,是古代沟通川、陕两地的重要交通路线。达州地处川东北,为川渝鄂陕四省市的接合部,是“荔枝道”和“米仓道”沿线的重要节点。
专家们认为:“荔枝道”和“米仓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川东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重要通道。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介绍,此次考古调查解决了诸多悬疑及争议问题。一是通过调查,在众多河流、峡谷、悬崖边上发现大量古道、古桥,这些作为道路本体,证实了“荔枝道”和“米仓道”确实存在;二是“荔枝道”和“米仓道”作为官道或者说驿道,其大致走向已经明了。
经过调研和分析,专家们确定的“荔枝道”基本走向为:经重庆涪陵至垫江,经梁平,进入四川大竹、达川区,经宣汉(大成乡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过平昌县、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秦河乡、玉带乡、魏家乡),进入通江县,再入万源市(竹峪乡、虹桥乡),抵达镇巴县,共经过10多个县市,最后进入西乡县子午道,到达西安。
“米仓道”大致走向为:汉中—牟家坝—回军坝—天池梁—西河口—碑坝—通江—平昌汉中—黄官—庙坝—蒿坝—龙王坝—响滩子—上两—南江—巴中—平昌—通川区—达川区—大竹—渠县。
“较完整地勾勒出‘荔枝道’走向还是第一次。”王平说,“‘荔枝道’不仅专指一条干道,而是一个网状的,犹如今天的道路,道与道之间相通联,最终通向关中地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贵妃荔枝 古蜀道 蜀地 保护 荔枝道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