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援非天使”郭璐萍
“我会把你们和我的国内同胞一样来对待”
西迪大区居民以行贴面礼表达亲昵和喜爱,贴面次数越多,表示喜爱越甚。自从女儿经郭璐萍手术平安生产后,当地一名老太太每次见到她都要给予贴面五六次的“大礼”待遇。
“我会把你们和我的国内同胞一样来对待。”这是郭璐萍时常对突尼斯病人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作为医生,对病人的爱是无国界的,这也是她心底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的无私奉献和承诺,也深刻地诠释了“生命高于一切”的内涵。
“她们太不容易了,坐着简陋的牛车、驴车一路颠簸,甚至光着脚走上几小时赶到医院,我不忍心推辞拒绝。”这份朴素的善心,让郭璐萍成了不停转的“陀螺”。
2015年4月12日12时30分,已完成交班的郭璐萍接到医院妇产科打来的电话,告知一名产妇脐带脱垂。这是极为凶险的病症。郭璐萍迅速折返回医院,此时产妇大量脐带已脱出,只可触及微弱的血管搏动,胎儿可能几分钟内死亡!而医院仅有的一间妇产科手术间正在手术中,再等下去胎儿难保。
情急之下,郭璐萍决定把手术安排到外科手术间。第一次进入外科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和人员让她陡感压力。抛开杂念,郭璐萍深吸一口气,独自一人承担了剖宫、吸羊水、取出胎儿胎盘、缝腹壁等整套工作。20分钟,手术成功完成。在边上旁观的医务人员,纷纷给予“très bien (很好很棒)”的赞美。
精湛的技术,友善的微笑,危难中建立的友谊最珍贵。急诊科护士扎贝塔常年亲眼目睹中国医生为突尼斯人民健康所做的贡献,她热情邀请医疗队员前往她家做客,共度宰牲节。产妇吉姆康复后经常来医院看望郭璐萍,并带来自己亲手做的蛋糕请她品尝。看到多台手术后的郭璐萍体力不支,常有国外同事递来热水面包,帮她捶背缓解劳累,扶她休息。
得知郭璐萍病重的消息后,西迪大区医院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纷纷发来问候视频,盼望她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我也非常牵挂他们,不知道回国前那些向我预约手术的孕妇身体怎么样了?”在病房中,郭璐萍两个月记满了6本笔记,内容大多是数十名预约手术的孕妇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等。
“我做的事情很普通很平常……”
“我做的事情很普通很平常,不值得宣传,之所以接受媒体采访,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社会上还是好医生多。”这番朴实的大白话,郭璐萍以前只对家人说过。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近20年的行医过程中,她凭着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做过7000多例大小手术,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重大差错,在新余市妇保院挂满患者送的锦旗中,送给她的最多。不逛街不看电影,基本与打牌、应酬等娱乐活动“绝缘”的她,作息轨迹简单到只从医院到家里的“两点一线”。生活极其俭朴,住房40平方米,手机也是近期才将100多元的老式直板机换成一部廉价智能机。但她会用6000元去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帮困难患者三五百元补缴住院费,给产妇孩子买衣物、奶粉等,一张单位食堂饭卡干脆直接给了病人……
郭璐萍的仁心仁术,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如今,这份大爱已超越国界,至真至诚,难以割舍。
短评:
大爱无疆
一个优秀的人,始终追求把人生之花绽放得最为绚丽;即使身临逆境,仍然会迸发出无尽的正能量,彰显人性的光辉。
作为医生,郭璐萍主动请缨,不远万里前往突尼斯,以德高技湛的实际行动,用生命播撒逾越国界的爱,演绎出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大爱之歌。
作为医生,郭璐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虽因劳累过度成了病人,心中依然牵挂着非洲的病人,念念不忘“非洲孕妇之约”,生动诠释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援外医生,郭璐萍深知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她一心扑在工作上,秉持医者的仁心仁术,为当地患者提供热忱周到的服务,给患者传递了无尽的信心和温暖,温暖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心。正是她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这个中国医生真了不起”的赞颂,赢得了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和患者的高度赞赏,赢得了当地医生协会的表彰,为中国医生赢得了荣光,为中非友谊添播了新的“种子”。
作为一名援外医生,郭璐萍深知自己的言行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中国医生和中国的形象。15个月的援非经历,她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用自己的双手把活做得更漂亮;作为一名医生,她非常清楚侵入自己身体的病魔对其生命的威胁,但她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时刻牵挂着遥远的突尼斯,总“想回非洲,那里还有很多生命等待着我去救治”。
郭璐萍是一位值得托付生命的好医生。援非期间,她把受援国的病人当亲人,想方设法为他们解除病痛,用纤弱的身躯践行着中国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她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她把中国人的大爱播撒在非洲大地,塑造了新时期中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树立了最美白衣天使的典范。她的言行让无数人佩服,她的精神让无数人感动。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高尚精神,感人至深,值得我们学习。
编辑:赵彦
关键词:援非天使 郭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