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钱惠丽:“揉碎”而后“重塑”
越剧《甄嬛》(下本)中,钱惠丽(右)饰皇帝玄凌
重塑
要想重塑成功,便要把“想”的都变成“做”的。“想的是一桶,最后变成的只有一碗。 ”钱惠丽这样诠释她精炼的创作方式。可是这“一碗”去哪里找?
给皇帝寻找舞台行动首先要向话剧学习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塑造人物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话剧有其优势,戏曲的手段有时是不够的。何况话剧本来是越剧的“奶娘” ,老一辈越剧艺术家就是十分重视创造人物的。为此她甚至特地问她的朋友卢昂导演近来有什么好看的话剧,强效吸收,积蓄能量。
接下来的关键是设计恰到好处的舞台动作。比如第二场的“疑云初起” ,本场主要戏份在于甄嬛与华妃的争执,皇帝夹在中间,能做什么?她选择把前台让给她们,自己靠后背立,只给一点侧影。这样的设计,不仅凸显了其他两位角色,更给皇帝一个旁观的、冷静的视角,得以统观全局。这是钱惠丽要塑造的皇帝:他不是能受后宫摆布的昏庸之人,他有着自己的决断,并把一切局势掌控在手。再如第五场,皇帝临终前躺在榻上,一只手搭在靠背上。这样的姿势,是他长期批阅奏章、倒下就睡养成的习惯,也是他高度警觉、敏感的性格体现——这样的姿势便于皇帝以最快的速度坐起来处理政事、甚至自我防卫。连他最后气绝时,也以这样的姿势为自己的生命划了句号。钱惠丽用一个姿势表露出皇帝勤于政事和多疑性格的一面,而这点不仅在剧本中没有提示,就连观众也不一定能够读出这么深厚的意味。但钱惠丽要尽其所能地去丰满人物,因为,她就是这个人物。人物会去考虑观众看得到的就表现,看不到的就不表现吗?显然不会。天道酬勤,钱惠丽精炼的设计,令皇帝这个角色更添了许多意蕴深长的悲剧色彩。
表演分寸的把握十分重要,尤其是“真”和“美”的关系。戏曲演员对“美”的要求是很高的。在舞台上,形象美、动作美、声音美,力求做到面面俱到。但如果为了符合角色,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破坏美,那该如何抉择?钱惠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甄嬛》 (下本)中皇帝临终前,深受病痛与心灵的折磨,在气急败坏的情绪下,钱惠丽给他设计了几个“破音” 。这是极其伤害嗓子的,每这样喊一次,声带就受损一次,但钱惠丽“毫不心疼” 。在舞台上,她只是“皇帝玄凌”这个角色,只要角色需要的,她都在所不惜。
对于戏曲演员而言,要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须有自己的一系列稳定成形的唱腔,钱惠丽也不例外。然而她又追求“一戏一腔”的艺术境界,如何将两者相融?钱惠丽的原则是“大同小异,和而不同” 。唱腔的设计可以稳定成自己的特色,但在表现每个人物时可有不同的处理。一个音,拖与不拖、拖长拖短、何处换气、何处轻重,这种种润腔的方式都关乎到人物的性格与情绪。还有对于节奏和度的把握。这两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时竟成为判别高下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节奏处理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效果。然唯有这门功课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须得自己站到舞台上去磨炼方可捉摸一二了。
不仅唱腔,钱惠丽对念白也追求“一剧一格” 。根据人物的性格、情绪和环境的不同,她会对同样的念白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皇帝临死前说了一句“苍天啊” 。事实上,越剧有很多剧目都有“苍天啊”这三个字。但钱惠丽的处理与以往任何剧中的处理都不一样:三个字用了“低、中、高”三个音。她先以低沉的“苍”字切入,然后用中音的“天”逐渐上扬,最后一个“啊”字冲到高音,表现皇帝垂死之际受病痛折磨,但又极度不甘、极度愤懑的复杂状态。
钱惠丽说:“不同的职业要求有不同的立身之本。演员的本事便是塑造舞台上的人物。对人物的肯定是对一个演员最大的赞扬。 ”诚然,我们知晓台下的她是多么辛苦,要经过无数次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又不断地重新创造,才能呈现给观众一个完满的形象。但唯有演员能在生死之间往返不止,这又是何等的福气。当“他”鲜活地站在舞台上的时候,钱惠丽知道,一切都值得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钱惠丽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配角奖 演员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