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花样盐”一定好过雪花盐?未必!
盐是餐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没有之一。缺了盐的点睛,珍馐佳肴也变得寡然无味。然而,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热传的一个消息,引起人们对盐的忧虑。 传言称“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情况果真如此吗?

广州日报记者走访多间超市发现,除了低钠盐,近年来市场上有不少号称添加了各种微量元素的“花样盐”, 因宣称“不影响口味”,受到重口味人士的追捧,最新走红的当属“玫瑰盐”。这些“花样盐”因为被戴上了“营养价值高”的冠冕,身价是俗称“雪花盐”的普通食盐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然而,它们真有这样的营养价值吗?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不建议在我国推广“低钠富钾盐”。限制钠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与其为了“增加营养、照顾口味”而追捧“花样盐”,倒不如严格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其他高钠食物的进食量来得方便。
传言1 用低钠盐来补钾?得不偿失
“说低钠盐是‘送命盐’,对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来说,并非夸大其词。肾功能正常的人吃低钠盐,问题不大。”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二科主任张益民副主任医师指出,低钠盐是以食用氯化钠、食用氯化钾或食用硫酸镁(食用氯化镁)为主要原料,经科学合理配比加工而成的食用盐。比起普通的“雪花盐”,低钠盐中钠的含量降低,增加了钾、镁及其他营养元素。根据2005年制定的行业标准,100克低钠盐中,氯化钠减少到70克,但是氯化钾占到24克。低钠盐也同样需要加碘,其中有很少量的碘酸钾。
低钠盐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低钠盐的支持者认为,钾的足量摄入具有降血压、保护血管壁、改善血管弹性的功能。低钠盐增加了钾,可以照顾习惯重口味的人的需要,不至于感觉饮食口味差,同时有补钾的功效。
然而,在医生的眼中,低钠盐并非“白莲花”,所添加的钾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张益民指出,肾脏是人体排钾最主要的器官。肾功能不好的人长期摄入钾盐,可诱发高血钾,引发电解质紊乱,导致严重的、致死性的心率失常。张益民强调,肾脏功能不全、肾衰竭的病人应避免食用低钠盐。
多位受访医生表示,不主张推广低钠富钾盐,用低钠盐来补钾更是属于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低钠盐并非国际通用的限钠补钾方式,只是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流行。宣传‘用低钠盐来补钾’,其实是多此一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卞华伟不客气地指出,钠摄入量过高,作为血压危险因素,多年之后才能展现其影响。而钾的摄入水平过高,在短时间内可能引发致命的高血钾症,同时,钾有明显的苦味,为了不影响低钠盐的调味,盐中添加的钾含量是较低的。
对于缺钾的人来说,低钠加钾盐并不能起到有效补充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盐反而会让口味偏重的人产生错觉。“有些人觉得,反正低钠盐里的钠很少,做菜时可以放心地加,放开吃,不用减量。”卞华伟指出,这样并不利于控制钠的摄入总量。
肾功能不全需控钾
“肾脏病有‘沉默杀手’之称。有多少普通人知道自己的肾脏出了问题,需要控制钾的摄入?这是一个未知数。”张益民指出,我国缺乏全国性肾病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一些地方的调查显示,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在九年前已经达到10.8%。门诊显示,部分慢性肾病患者进展为肾功能不全,需要控制钾摄入量。如果照此换算,相当于普通人群中,每一百个人就有五个人需要慎吃钾。
“对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潜在肾病患者来说,在盐中添加钾,反而增加了一重风险。”张益民说,不主张在食盐中玩“花样”,添加各种微量元素。“如果按照‘膳食宝塔’的要求,均衡的饮食足以提供微量元素的供给。”他认为,如果因缺乏某种元素导致患病,需要额外补充,那么,与其依靠见效慢、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花样盐”,不如选择制作工艺要求更为严格、有效成分含量高的药品。
传言2 玫瑰盐营养价值更高?没必要
由于被戴上了“营养价值高”的冠冕,有些“高价盐”的身价是普通食盐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经常出现在一些高档餐厅的料理中。以最走俏的“玫瑰盐”为例。这是一种天然矿物质盐,因颜色为玫瑰红色而得名。它产自南美洲安第斯高原的玫瑰盐矿,由于玫瑰盐含有的铁元素较高,所以呈现玫瑰红色。有商家吹嘘,玫瑰盐富含“84种矿物质”。
然而,这些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元一小瓶的玫瑰盐真的能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吗?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媒体不久前就曾经对玫瑰盐做过检测,结果发现它除了镁和钙的含量相对高一些之外,并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就曾对此专门撰文,提醒人们没必要指望仅仅依靠食用玫瑰盐来达到补镁补钙的效果,因为相比之下,青菜和卤水豆腐都是补充镁和钙的上好食品。至于食盐,本来就不是鼓励吃得越多越好的食物,每天的推荐量是不超过6克,指望通过这么少的摄入量来补充微量元素,并不现实。
范志红说,卤水豆腐(北豆腐),每100克中的镁含量达到60毫克以上,而且价格便宜,吃半块卤水豆腐(200克左右),就能补给人体一天需要的镁总量的1/3以上,而且还能同时补充200多毫克的钙、20克左右的蛋白质,还有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有益的营养成分。喝1杯牛奶能补充200多毫克的钙和20多毫克的镁,吃200克油菜也能帮助人体补充200毫克的钙和50毫克的镁。与其花高价去追求高档盐,还不如花点心思搭配好自己的日常饮食,这样摄入的营养反而更全面更均衡。
传言3 加碘盐致癌?尚无科学依据
这段日子,吃什么盐成为了李阿姨家餐桌上讨论得最多的话题。这一切源于李阿姨单位今年的职工体检,一下子查出了五个甲状腺肿瘤,大家都被吓了一跳。再加上近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着“甲状腺癌激增和加碘盐有关”的说法,使得李阿姨一家对一直使用的加碘盐忧心忡忡,到处打听哪里能买到不含碘的盐。她身边有不少朋友还不辞劳苦托人从美国等地买盐。
甲状腺癌是近2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近年来,不断有声音将导致甲状腺癌上升的矛头指向加碘盐。网络和各种社交媒体上一旦出现此类文章,就会被大众恐慌地疯传。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徐波教授表示:“这个传言没有科学依据。”首先,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任何针对加碘盐和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其次,如果说两者有关,那在国外,例如美国和韩国,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上升,但他们并没有加碘盐。“所以这是解释不通的。”
事实上,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的疾病,只是类型有所不同。徐波指出,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更说得过去的原因应该和检查手段和诊断水平提高有关,随着超声技术的应用,大量处于亚临床状态,也就是尚未出现症状的甲状腺癌、甚至微小癌被提早发现。
此外,人体对碘的吸收并不稳定,即使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日常食物中也有不少含碘,但无法保证一个稳定的摄入量,只有在食盐中加碘,才能保证每天有一个稳定的摄入。“如果从疾病预防的角度来看,加碘盐能预防碘缺乏病,这是非常确切的,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据了解,在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996年全国实现食盐碘化。目前,在绝大多数超市和食品商场能买到的都是加碘盐,市民如需购买不加碘盐需到专门的销售点,而且还要出具相关证明,例如身体患某种疾病不适宜食用加碘盐的医生证明。
专家建议,担心摄入碘过量的市民可以从每天控制盐的用量,或者到医院做个尿碘的检测,就能清楚知道自己体内碘含量处于怎样的水平了。
专家提醒 要限钠每天食盐,最好别超五克
张益民建议,最好的饮食习惯是限钠,控制普通食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钠摄取量应低于2克,即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他建议,每袋盐应配一把称量用的盐勺,帮助消费者掌握食盐摄入量。市面上销售的“花样盐”需要明确标识其成分,并配合警示不适合食用的人群。
对于重口味的人,为免影响食欲,限盐可以采取逐渐减量的方法。“口味重的人可以在烹调时用加酸甜、放香料的方式,食物依旧可以有滋有味。”卞华伟指出,味蕾对咸淡口味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控钠别忘避开它们
除了食盐,餐桌上还有一些调料和食物,也会推高人体每日钠的摄入总量,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虽然不是烹调必需品,但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也要注意其用量。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网站,公认高盐食品主要有六类:面包、加工肉制品、披萨、鸡肉制品、罐头食品和三明治。随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西化,这些食物已经成为中国人餐桌的常客。东方饮食中的高盐食品主要有方便面、泡菜、腊肉等。
“面包通用的发酵方式需采用碳酸氢钠(注:小苏打),钠含量较高。”卞华伟指出,面条加工过程中必然加盐,馒头含钠量高低则看制作方式。南方常见的馒头以及市场上销售的馒头也是用碳酸氢钠发酵,钠的含量较高,而北方使用老面发酵做的传统馒头,碳酸氢钠的含量比较低。卞华伟呼吁,含钠的添加和加工食品应标出含钠量,以便人们控制每日饮食中的钠摄入总量。
医学指导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二科主任张益民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任徐波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卞华伟
编辑:赵彦
关键词:用低钠盐来补钾 玫瑰盐营养价值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