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3月15日出版的福建工程学院校报开辟专版介绍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三个文明”建设的评价。该校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陈建华坦言,“其实一开始,我对实行‘三个文明’量化考核的做法并不太支持,仿佛自己‘被回归’初中,背着‘中学生守则’,天天对生活指导老师的宿舍例检提心吊胆。但是两周时间下来,发现自己的生活竟也因为‘三个文明’开始有了变化:原本‘度日如年’的45分钟课堂竟会有奢望它延长的时候;原本感觉‘万般折磨’的宿舍大扫除因为全体成员的努力开始变得轻松和愉快……课上学习,课下锻炼,周末踏青,访友观花。也许,有时候你所‘讨厌’的,未必都是不好的。”
今年春节前夕,福建工程学院给所有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告知校方将颁布《办法》,“通过辅导员思想上的引导、任课教师课堂上的督促、各级学工干部悉心的指导和学生干部生活中的帮扶,以积分的形式,奖优惩劣的方法,量化考评您的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力求在量化考评过程中,潜移默化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毕业时更快、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一位李姓学生家长给学校回信说,“‘三个文明’考评,能使学生日常行为浸染其中,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成熟,在今后步入社会、面向工作生活实际时再进行锤炼,处处受益。”
不过,教育学者熊丙奇则认为,福建工程学院的做法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推进学生文明教育的校规,不能只由学校单方面出台,必须听取师生的意见,涉及学生权益的校规,必须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否则校规的合法性就存在问题;其次,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尊重学生的权利,不能侵犯学生的隐私,学校在教室等场所安装监控,这把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置于监控之下,既不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还会让学生因处在监控的环境而出现心理问题;第三,大学的育人目标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合格公民,学校的教育管理创新,应该服务于这一目标。这所学校的做法是以前在文明检查中很多高校曾采用但被舆论批评质疑的方法,该校居然将其常态化,这说明其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要求。
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4月19日表示,“教室是公共场所,课堂上不存在隐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没有错,而且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支持。学校通过实施“三个文明”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量化考评是必要的。他认为,中国高校那么多,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情况,应该允许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一个学校在探索过程中要经得起不同声音的质疑,要坚持做下去,持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最终让事实来说话,让实践来检验成效。至于有人指责该校“将大学生当中学生来管”,吴仁华回应说,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环,之前没有养成的文明习惯更有必要在这一阶段补上。如果将来福建工程学院以严格管理著称,在社会上反而是件好事。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