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4幅早期炎帝题材布本水陆画现身 有香火焚烧痕迹
首先拿出的一幅“水陆画”,没有落款。经测量,这幅“水陆画”长为162厘米,宽是86厘米。画面上端靠中间位置有一张桌子,一位头戴官帽的官员左手持毛笔,右手抚平桌上的纸,似乎准备要写点什么。居中官员的两侧,分立两位身着红色官袍的低级别官员,二人怀中各抱一部书卷。三人完全置身于虚无缥缈的云海之中。
在云海之中,又出现两名身穿官服的男子,一个右手持毛笔,左手拿着账本;另一个左手端着算盘,右手正拨弄算盘珠子。
再往下看,是一座庙的山门,门口两名身着铠甲、手持长矛的兵士分立两旁。山门台阶上站着一位头戴官帽的男子,摊开双手,准备从双手捧着红色箱子、头裹软巾的两名男子手中接受礼物。
两名头裹软巾的男子装束与现在的阿拉伯人有些相似。其背后,还有3名分别挑担子、赶着马车、拉着人力车的男子,其装扮与画面上的其他人明显不同:头上戴着的均为圆顶帽。王永忠感觉“有些像元代人的打扮”。其中赶车者右手挥鞭,而拉车者可能是有些劳累,席地而坐,左手端碗喝水。看着画面上装束不同的人物形象,让人产生“番邦朝贺图”之感。
“这幅‘水陆画’与炎帝文化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经王永忠的指点,记者在端坐最上方,身着官服的官员前胸黑底色的方形图案中,看到一个暗红色的“粮”字,而在庙山门的匾额上,写着“五谷庙”三个字。
在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西有座始建于元代的“五谷庙”,庙内供奉着炎帝,而炎帝陵遗址就在五谷庙的东侧。“很显然,这幅‘水陆画’展示的画面,与五谷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整幅画似乎展示的是在炎帝故里高平五谷庙中,“朝廷征粮、百姓交粮”时的情形。据王永忠推测,这幅“水陆画”应当是明早期作品。
然而,从画面上来看,上面出现的5名男子不论是双手所捧,还是肩挑、车拉的物品,都是非常规整的方形盒装礼物,并不像是装着“五谷”粮食的大小布袋。“难道是百姓在向朝廷进贡缴纳当地盛产的小米?”王永忠推测道。
王永忠收藏的其他三幅“水陆画”均为卷轴式且均无落款,一幅为“手持八卦的炎帝”(182厘米×88厘米),画面里写有“神农城”字样;另一幅为“羊头山神炎帝图”(40厘米×55厘米);还有一幅是写着“炎帝行宫”的“文殊菩萨图”(180厘米×82厘米)。“‘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王永忠说:“这三幅‘水陆画’都是以神、道内容为主的。虽然‘水陆画’也有反映民间世俗生活内容的作品,但类似以‘朝廷征粮、百姓交粮’的情形为主要内容的并不多见。”
据王永忠介绍,“朝廷征粮、百姓交粮”行为虽是封建社会中的常态,但现存史料中鲜有具体描述的文字性记载。“这幅‘水陆画’所反映的情形,应当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很高的价值。”
记者注意到,这四幅“水陆画”画功并不是非常精细。王永忠说,这些作品可能是出自当地乡村的民间匠人之手。
名词解释
水陆画
水陆画是一种汉族宗教绘画,被称为 “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汉族民俗文化现象。水陆法会是中国宗教活动中最隆重、规模最盛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种仪式。水陆画是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是举办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
如今保存下来的水陆画作品多数是明清时期的,特别是山西、河北两省的寺庙内还存有许多水陆壁画,这些寺庙虽然始建年代不一,但其水陆壁画大都绘制于宋元以后。
水陆画起源于何时,如今找不到具体的年代,但至少不会晚于唐代。隋唐以前的佛教水陆画,大多绘画在寺庙的墙壁上,为便于保存,元明以后的水陆画就成了卷轴式的。
出于对佛教的信仰敬畏,绘制佛画时,作者在水陆画中都不会留下自己的姓名。水陆画只有在寺庙召开水陆法会时才使用,平常不允许外挂。在民间,水陆画再破旧也无人敢烧,这就是中国民间对神佛的虔诚信仰,也是一些水陆画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
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水陆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陈佳
关键词:4幅早期炎帝题材 布本水陆画现身 有香火焚烧痕迹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