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陈爱莲:长袖舞出中国风
她,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她,是将芭蕾舞与中国舞艺术结合演绎的第一人;她,从艺六十余年,不断挑战自我,演绎无数经典……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爱莲。
陈爱莲在演出。资料照片
陈爱莲
从孤儿到舞蹈演员
1939年,我出生在上海,父母对我十分疼爱,家庭温馨而幸福。然而造化弄人,十岁那年,父母因病相继去世,我成了流落街头的孤儿,以捡破烂为生,后来遇上了好心人,才被送进了孤儿院。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到上海招生,我很幸运地被选中,开始了专业舞蹈的学习。当时我就告诉自己,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为了练功,我每天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其他同学都在玩耍,我就趴在练功房的窗口“偷学”其他演员排的折子戏。1954年,我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
我们是北京舞蹈学院正式招收的第一批舞蹈专业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所以学院很重视对我们的培养。我们学习的内容涉及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毯子功技巧、西方芭蕾舞、现代舞等各个舞蹈类别,七年专业舞蹈学习为我的舞台表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班准备编排舞剧《鱼美人》,并邀请了苏联著名舞蹈专家古雪夫作为舞剧的总编导。古雪夫对中国古典舞非常热爱,希望能打造出一部将西方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相结合的舞剧作品,所以对于主演这部舞剧的演员,他希望是既能跳好芭蕾舞又能演绎中国舞的。学校最终选定了我。
这是我第一次主演这么大型的舞剧。为了演好这部剧,我四处拜师,得到了更多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们的老校长、杰出的舞蹈大师戴爱莲先生还专门教授我芭蕾舞的足尖技巧。因为剧中女主角是半人半鱼的海底公主,所以我到图书馆里查阅资料,还到公园观察水池里的鱼游来游去的姿态……1959年,我登上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舞台,包括刘少奇同志在内的上千位观众,一起观看了由我主演的首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融合之作《鱼美人》,我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随后,我的演出机会逐渐多了。1962年,我参加了在芬兰举办的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得了四枚金质奖章。诸多的荣誉并没有让我迷失自己,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孤儿,是国家、是人民培养了我。在北京舞蹈学院上学的时候,校长就给我们讲过一个形象的道理:6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才能养活一个舞蹈学院的学生,你们可要好好珍惜。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从进入舞蹈学院那一天起,我就树立了一个信念,要全身心地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用舞步行走在乡间
1963年,我被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有了更多到农村去演出的机会。那时,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时我们就住在学校教室里,稻草就是我们的床和被褥。但我们那时也没觉得有多苦,还互相开玩笑说:“大家也算有了头顶飞机(苍蝇、蚊子),身躺地雷(跳蚤、老鼠)的经历。”
记得有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到农村去演出,舞台就是田间的土坡,土坡边上有个麦秸秆搭的小棚子,里面支了个巴掌大的火炉,演员们就在那里换装、候场。土坡四周挤满了穿着厚厚棉袄、充满期待眼神的乡亲。我们穿着短袖、挽脚裤跳舞,跳完了浑身都冻僵了,但是看见村民们的笑容,我们的心头暖暖的。
我觉得我演绎的很多角色之所以受观众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有非常丰富的基层演出经验。若舞台表演不能真正地与人民亲密接触,我们的艺术何来中国魂?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爱莲 长袖 中国风 舞蹈演员 芭蕾舞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