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优秀青年代表学讲话谈成才:让青春之花绚烂绽放

2016年05月04日 16:50 | 作者:黄小希、朱基钗、周珊珊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出生于1995年的曾正超最初学焊接的目的很简单,“早点出来上班,为家里减轻负担”。这个有些腼腆的“90后”说话实在,“成才的道路有很多,学一门技术,只要努力学好学精,同样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的全国选拔赛,曾正超以第8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虽止步于“十进五”晋级赛,但他没有放弃,在施工一线不断精进技能、磨砺意志。终于,2015年8月,曾正超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金牌。今年5月,他被授予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这样的经历,让曾正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有体会。“总书记鼓励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努力,不骄不躁。”

“视野、团队、坚持。”于敦德用这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成功的关键。创业之初最大的困难是融资,投资人看好项目,但对几乎没有经验的青年团队还是有所顾虑。于敦德说:“当时公司人员比较少,办公面积有限,根本没有会议室之类的多余空间,大家谈工作都是在楼道里进行。后来公司规模扩大,不停搬家,为了节约成本,从装到卸再到搬,都是我们自己干。”

没有人能够轻易成功。正是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这些当代青年优秀代表的青春道路,才走得坚定、走得更远。

勇立潮头 敢做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号召广大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敢做先锋,不做过客、看客。”于敦德正带领一支年轻团队奋进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目前,途牛网已拥有约6500名员工,其中大多是‘80后’‘90后’,平均年龄二十六七岁,大家的价值观很接近,一直保持创业激情和创新热情。”

在他看来,与10年前相比,从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到各方面人才储备,从政府扶持政策到融资环境,当前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更适合创新创业的宽松氛围。“机会变多了,当然竞争也更加激烈了。但是只要敢于开拓视野,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代表我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摘得金牌的成就,并没有改变曾正超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正在参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培训的他,每天6点半起床,40分钟以上的体能锻炼后,一天的技能训练拉开了序幕。如果要说有什么变化,他的身份从曾经的学员变成了现在的助教。

曾正超说,学了一项技能,就要尽一切努力去学好,只要你尽力了,一定会有收获。“这是一个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我要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孙铁翔说,总书记的讲话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青年只有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潮中,才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才会赢得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完)

编辑:巩盼东

01 02

关键词:优秀青年代表学讲话谈成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