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3400吨“致命”高危废液
河北首个环境污染致人中毒死亡案透视
国企“意外”卷入 “祸”起远低市场价的处置费
据介绍,这家石化公司位于北京,建厂至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上缴利税更超过千亿。人们感到困惑,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怎会卷入有毒危废物的偷排事件?
起诉书显示,该石化公司与河北一家拥有危险废物再利用资质的黄骅津东化工有限公司曾签订过废液处理合同,双方签订合同内废液的处置费为600元/吨。
然而,有污水处理企业工作人员和化工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类废液成分复杂且有毒性,一般以“危化废水”来处理,污水处理企业代为处理,他们给出的市场价为2200元和3600元。对于600元/吨的报价,他们认为不符合实际。
远低市场价格的600元处理费用是否真实?对于津东化工收取费用却未按规定处理废液,该石化企业是否知情?这些问题尚不得而知,但处理废液企业违规操作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在津东化工负责人董某的指挥下,装载30吨废液的大罐车从北京出发,顺大广高速行驶至沧州市肃宁口,经过接应后运至蠡县,由专人完成倾倒,参与运输和偷排的人分别获利每吨120元和40元的“报酬”。160元,是解决高危废液的全部成本。2015年2月至5月间,前后82次,总计2816.84吨的废碱液被从北京运出。
李强在后厨倒地后,警方在水泥池内曾提取到PH值为0.73的强酸,这也让另外一个犯罪集团暴露。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间,该团伙从河北一些用酸企业手中以每吨180元价格回购废酸液后,以150元价格进行“处理”,前后20余次,600余吨废酸液被随意倾倒在当地留史、百尺等乡镇的河堤和土坑里。
记者调查发现,蠡县的案件仅是整个地区违法倾倒的冰山一角,邻近蠡县的辛集等地也经常被“光顾”。辛集市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2年来,辛集法院审结的类似案件18起,45人被依法逮捕。雇佣司机和车辆进行“发货”、“运货”、“卸货”,犯罪团伙已形成完整运输链。
编辑:杨岚
关键词:废液 处理 企业 河北 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