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顾久:妈妈的家教

2016年05月11日 10:34 | 作者:顾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妈妈是去年辞世的,92岁。生前是小学教师,还曾当过贵阳城南小学的校长。

图为顾久的母亲年轻时照片。顾久是全国政协委员,曾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任贵州省文联主席、省文史馆馆长。

图为顾久的母亲年轻时照片。顾久是全国政协委员,曾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任贵州省文联主席、省文史馆馆长。

相对爸爸,妈妈板着脸教训、唠唠叨叨的次数似乎要多些,但教了些什么,坦率地说,记不清了。而且我打小就养成了独特的本领,当她啰唆时,能关闭自己的视听,只是谦恭地唯唯诺诺。当她不再说了,再认真地问一句:“刚才你说了些啥?”于是她哭笑不得。

向她遗体告别时,我突然想到童年时常陪她去学生家访问,简称“家访”,现在这个词不太听得到了。那时巷道曲折,人影稀疏,街灯昏暗,道路湿滑,不时还会窜出一条猛犬……或许因此,她总是与我牵手而行,是要我陪陪她、壮壮胆?印象中,每进一家,学生们都会瞪大眼,担心老师上门告状;家长也往往不安,生怕孩子闯祸。妈妈总是先把每个孩子夸上几句,再提几点希望。最后我们总在大人、娃儿释然的微笑中被礼貌送出门。家庭困难的,妈妈还会给孩子送一两双新袜子之类。记得一路上她总是默默地若有所思,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常常假装在地上滑一下,把手往下轻轻一抽,她就会下意识地马上用力捏紧。有次听她给爸爸说:“久久是不是有点缺钙,好像走路不太稳?”当时我偷偷地笑了,但送别她那一刻却热泪盈眶。后来我也当了老师,对学生也很动情。曾接受报刊访谈,说了一段话:“当老师时,领悟到一个老师其实一辈子陪伴不了几届学生。所以,我当班主任的那届学生们毕业离校的那晚,好些在我家聚餐,酒水西瓜水泪水洒了一屋。大家走后,我趴在床上放声大哭……”

再后来,我到毕节地区行署当副专员。先是在食堂搭伙,妈妈追问:“吃饭交钱没有?不能吃人家的白食哈!”我也就追着政府办公室催上交伙食费,弄得人家很是为难。我说这是奉老娘亲之命,不敢违抗云云,于是收了我一阵子象征性的伙食费。后来交流干部多了,大家都不交,不敢搞“特殊”,就没有交,但不敢给妈妈说破。后来毕节给交流干部们修了很宽绰很漂亮的楼房。我回家谈及此事,妈妈正色道:“我们一家人都没住过160平方米啊,你到的又是个贫困地区,一个人住那么宽,老百姓要戳脊梁骨的哟。别人我们管不了,你不能住进去!”于是我始终不敢搬进新房去。而且,在毕节时,客人来访,我悄悄掏钱为他们交付宾馆住宿费;老同学来玩,就请大家到街头小店围坐着,吃每人10元钱的火锅;某次在毕节街头蹲着吃羊肉米粉,有个建筑工人模样的人推着摩托、带着孩子、拎着安全帽走过,回头对他小孩大声说:“这是我们的专员,是个清官”……

哎,妈妈不在了,就用上述几行文字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和怀念吧。妈妈走好!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顾久 妈妈 家教 家访 敬意 怀念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