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移动互联时代的“全民打拐” 你能做些什么?

2016年05月21日 14:13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500公里内精准推送 让“人贩子”无处遁形

打拐就是跟时间赛跑。犯罪分子将儿童拐走后,一般都会迅速将儿童进行转移,儿童失踪越久,就意味着寻找线索越加困难。“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在打拐中最大的杀手锏还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推送。

首先,县级(包括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只要明确孩子失踪的事实,在侦查过程中又没有发现其他线索,认为需要发动群众搜集线索的,只要在当地履行审批程序,打拐民警就可以第一时间,把失踪儿童的详细信息通过平台予以发布。

“该平台目前已经自动对接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新浪微博、高德地图则会基于LBS地理定位把失踪儿童的信息精准推送给周边用户。”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刘振飞介绍。

具体推送规则是:以儿童丢失地点为圆心,失踪时间1小时以内的,推送半径100公里;失踪2小时以内,推送半径200公里;失踪3小时以内,推送半径300公里;失踪时间超过3小时,推送半径500公里。随着平台的运行,未来还将有更多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客户端和移动应用接入这个平台,做到信息同步精准推送,覆盖更多的相关用户。

刘振飞向记者表示,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升级,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还将根据公安部刑侦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能力,运用“人脸识别”等手段,为“互联网+打拐”注入更多高科技力量。

赢得时间,就是赢得希望。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有效发动群众,协助公安机关快速侦破拐卖案件,让犯罪分子在群众的眼睛下无处遁形。

作为父母,作为公众 你该怎么做

有了“打拐神器”,作为父母,作为公众,你该怎样参与到“全民打拐”中来呢?

“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作为父母,首先要澄清这样一个误解。

201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其中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公安部从来没有儿童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的说法。”陈士渠说,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失踪,应当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警方必须根据规定立即立案,开展侦办工作。

公安部此前已经明确,凡是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公安机关实行“一长三包制”,即由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长,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等三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

作为公众,当你在手机弹窗中看到失踪儿童信息的推送时,该怎么办?

陈士渠介绍,首先可以根据手机推送的照片和体貌特征等信息,留意一下周边有没有失踪儿童和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如果发现孩子是独自一人,应当立即报警,并留在现场,直到民警到达。

如果孩子是与可疑人员在一起的,这个时候也要先立即报警。如果他们没有移动,可以在旁边悄悄守候,直到警方到达核查;如果可疑人员带着孩子在移动,建议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悄悄跟随,并随时向警方通报可疑人员所处位置,确保警方快速到达现场控制可疑人员、解救孩子。

通过互联网织就“天罗地网”,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战争”——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了专业打拐警力与民间反拐力量的结合,有了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撑,人人参与、群防群治,“天下无拐”的愿望还会远吗?(完)

编辑:王沥慷

01 02

关键词:全民打拐 移动互联时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