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尧金仁:“保交所”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新里程

2016年05月24日 14:03 | 作者:尧金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猛。保险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但类似保险交易所的功能主体却一直缺失,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资本市场其他投资者之间、保险公司与各类客户之间的交易平台一直没有形成,使得各类资源集聚效应得不到有效发挥,保险业无法在产业链、产品链上与整个金融体系形成深度融合。5月18日,国内首家保险交易所———上海保交所创立大会在京召开,是保险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保险业的改革创新迈上了新台阶,将有助于推动构建繁荣高效、功能齐全的保险市场,吸引国内外保险资本和技术,发挥辐射和带动效应,并促进保险市场与其他各类金融市场融合、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需求。

与其他金融要素市场相似,保交所作为市场化、专业化的交易平台,基本功能是为保险业有关产品提供发行登记、交易流通和信息等服务;为产寿险、航运险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的重大再保险项目提供保险交易场地与设施;为投保人提供保单转让平台;为巨灾债券等衍生产品提供交易场所。按照相关规划,初期主要搭建国际再保险平台、国际航运保险平台以及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平台,中期将把特种风险分散及保险资管产品交易功能纳入其中。此外,互联网保险、寿险保单融资转让等功能也可能被纳入保交所内。

保交所成立后,将在多个方面深度影响保险市场。一是吸引国际高端保险机构、试点培育新型保险机构,如聚集航运保险、再保险等专业公司及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中介机构,成为巨灾保险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发挥辐射全国、衔接国际的中枢作用,推动形成区域性保险和再保险交易、定价中心,增强在国际保险市场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三是提升保险资管产品流动性,连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四是进一步推动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

未来,保交所除了作为保险市场上市场化、专业化的交易场所之外,还可以成为保险融资平台、重要的监管工具、行业自律规范场所、创新培育以及运营技术支持基地。保交所可以助力保险资产发行、交易和融资,增强保险资产流动性,丰富保险资产功能;通过登记管理系统和信息数据库等天然的市场化监督工具,充分支持实时监测与管控,将监管举措贯通至交易环节,防范化解市场风险;通过产品登记和信息披露管理功能,推行行业自律规范与标准化;不断培育新型业务、新型交易内容与交易方式,打造行业创新培育基地,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电子保单等技术为新渠道、新产品、新服务提供运营技术支持。

作为国内保险市场的新生事物,要想充分发挥规划功能,承担各项责任,保交所仍将面临一个摸索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我国保险市场再保险公司少且年轻、保险产品品种不够丰富,风险承受能力不强,要建立再保险交易、定价中心短期内仍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现行法律法规还有一些亟须突破的地方。比如保交所作为交易平台进行保单质押贷款符合担保法和合同法要求,但在保单信息查询认证、保单质押登记、保单质押管理等方面尚没有法律依据。此外,保交所成立以后,行业各方的利益格局面临重塑,交易规则不仅由保交所主导制定,也将是各参与方博弈的结果。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委员,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公司企划部总经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尧金仁 保险 保交所 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保险市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