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李锦:东北振兴需内外同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日前发布,国家发改委也于近日回应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关热点问题。而在笔者看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的问题,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经过前几轮的改革后,东北地区的地方国有企业数量已经大幅减少,目前体量较大的多是中央国有企业,因此新一轮改革中央国有企业任务很重。
东北振兴,要一手抓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外生动力推进,一手抓国企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中国已经将工业作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的摇篮,具备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自身存在问题的长期积淀,一些产业遇到较大困难。新一轮东北振兴和2003年提出东北振兴有本质不同,那时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转型发展问题。现在振兴东北工业的重点之一,是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把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还将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近三年滚动计划中初步计划有130多个项目,主要涉及重大工程、重大开发开放平台和重大工作机制等。这些会拉动东北的振兴,是外部动力。同时,国企自身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中央对各地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没有统一的文件,鼓励先行先试。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债务如何去掉,破产怎么破,怎么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设计在具体重组操作上,有些大块头的国企“僵尸企业”,可能会由上级央企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统筹重组兼并与清退工作。
就东北三年振兴中的国企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即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重点专项领域改革、解除历史包袱等方面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首先是在实现清理退出一批、破产一批、重组一批过程中,发展混合所有制,让社会资本进入,让民营资本进入是最重要的措施,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够有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其次是政府各部门、国有企业、银行要形成合力,在各个领域推动改革,要考虑与地方经济发挥协同作用,比如国有企业如何将经济的溢出效应惠及地方,特别是在产业链上与地方分享;再次是要重点解决专项领域改革,要一企一策推进,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后续政策措施,制定支持产业衰退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全面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工作,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等,东北国企历史包袱较重,国资委正在大力推行的国企改革试点中,其中有一项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问题;最后是市场化的方向,要通过改革,把东北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形成多元的经营主体,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锦 东北振兴 内外同力 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