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西北联大”因何名声甚微

2016年05月26日 09:11 | 作者:杨建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因何名声甚微

抗战结束前后,居于此地的数所院校,部分向他处迁移。譬如西北师范学院,1940年开始分年向甘肃兰州迁移(1946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在北京复校,称“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即今北京师范大学。)留在甘肃的西北师范学院部分于1958年更名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恢复西北师范学院原名。1988年改名西北师范大学。1946年,教育部下令北洋大学复校,西北工学院大部分师生返回天津北洋大学。(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天津大学)余部迁至陕西西安、咸阳,形成今天的西北工业大学。抗战结束,原“西北联大”主体的西北大学,迁建西安,在原西大校址办学。西北联大农学院来汉中后,设于沔县。西北医学院1946年又并入西北大学。

与“西南联合大学”相比,“西北联合大学”的名声不为多数人所知。这是怎么回事呢?

以笔者浅见,“西北联合大学”的师生虽然成绩卓越,但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群体,似乎更为强大,而在“西南联大”就学的学子,成就在国内外都相当杰出。这两方面相较,“西北联合大学”不能不稍逊一筹。

但更重要的因素,笔者以为是学校名称存在时间太短。“西南联合大学”,在合组的8年多时间,名称一直未变。而“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开学不过数月,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便分拆出去;不过一年光景,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分别独立,连名称也没有了,仅以西北大学之名支撑。虽然后来有分而未分的实际,但毕竟各成体系,自报家门,很难以“西北联大”名义昭彰成就,煊赫于世了。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在他们的校史中,都应有曾经作为“西北联合大学”组成部分的重要章节,但要单独成书,将校制、人员、机构、教学、科研等内容清晰写出,却由于时间太短,同时多头分割纠结,颇难实施。这大约是“西北联大”几乎没有独自历史著作的基本原因。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汉中市委党校教授,文史研究工作者)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西北联大 名声 出世 分拆 五校分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