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王毅介绍,买飞机、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花的是学校在整个内涵建设当中统筹安排的钱,和国家专项拨款没有关系。“办专业要么不办,要办就要高起点。特别是建设一个好的专业,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实训条件。航空类院校,有买波音747的,但很少有买空客A320的。这样,学院就站到他们前面,把市场抢占了,学生也更有竞争力。”王毅说。
根据每一年的发展重点,学院每年都会从整个预算中拿出专项来,专门用于保障重点专业的建设。王院长称:“每个学校都有一笔这样的钱,只不过我把钱用到这个地方,别人把钱用到别的地方去了而已。”在他看来,这1000多万元,自然是用到“刀刃”上了。
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已成华东地区航空公司主力机型,而长三角地区目前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A320系列飞机机型培训的民航147培训机构。在购买之前,学院已请了航空领域专家和华东民航局进行论证,也是在华东民航局根据市场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才决定购买这架飞机。
王毅认为,一方面,这架飞机的购置能够为华东地区以A320为主力机型的航空公司提供培训,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能保障学生的就业,同时服务于飞机维修、飞行器制造、空中乘务、民航运输等5个专业。
“专业建设要和企业对接,然后由企业来捐赠。买一架现役的飞机,这没有体现产学合作的机制,只能说明有钱任性吧。学院应该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至少有部分是通过争取社会资源投入。”面对这样的反对声音,王毅院长称,没有校企合作,就没有南通培训中心。尽管买飞机的1000多万元,全是由学校负担,但是合作企业能够提供符合资质的师资,下一步的培训也是校企合作的体现;此外,未来企业将人送到南通培训中心来,实际上也是在给学院经费。
当然,在王毅院长看来,有了飞机只是一个形式,飞机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向华东民航局去申请机型培训能力资格证书,进一步找到培训市场。而这些工作,是早在买飞机之前就开始做准备的,王院长告诉笔者,他们已经有一个老师拿到了德国汉莎航空A320的培训证书了。
“政府和专家根据市场建议我们买什么,反过来我们也是在利用政府的力量去推动这个培训市场,再去整合培训资源,我们不是一家在单打独斗。”
3年前建立航空类专业,3年后已有第一批毕业生,王毅告诉笔者,这批毕业生达到了100%就业率。在他眼中,随着这架飞机到来的,不只是争议纷纷,还有未来的挑战,更期待的是学生就业的优势提升。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