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全国政协“推动双创”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推动双创”专题协商会
“双创”时代休学创业的是与非
如今,“休学创业”已不再是“另类”,而成了一项政策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名单。《意见》中提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将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从鼓励大学生毕业创业到鼓励在校生创业,政策在不断挺进,一场全民创业的风暴已然刮进了校园里。
但是,这场喧闹的“休学创业”背后却是“喜忧参半”。无疑,相关鼓励创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以休学创业制度化来鼓励大学生创业,这一政策是否存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毕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这一政策是否适合如此大规模的推广和提倡?
对于大学生来说,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道路,究竟该选择何种路径或许才是这些在校生们应该冷静思考的问题。
“休学创业”不再“奇葩”
“创业”这个当下赶时髦的新鲜事,让许多怀揣梦想,渴望逆袭的人投入了它的怀抱。而在这批创业大潮中,最年轻又最富有激情的,无疑是一群怀揣梦想的大学生。
当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一跃成为“CEO”,这股“双创”风波也卷入了校园内部。对于时下的在校大学生们来说,“休学创业”已不再会是让人另眼相看的“奇葩”,也不再仅是属于美国硅谷大佬们的成功故事,而是成为政策支持下的一种新选择。
《意见》中提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将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实际上,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这也迈开了“休学创业”在政策层面“松口子”的第一步。
今年,“休学创业”又在“双创”的名义下被再次推动,也吸引了多个地方政府的响应。截至目前,包括广西、北京、上海、福建、贵州、内蒙古等20余省份已出台各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一些省份规定的休学创业可保留学籍年限介于2年到8年之间。其中,黑龙江更是规定,在经过高校的评估后,大学生(研究生除外)休学创业学籍最长可保留8年。
如今,“休学创业”的背后不单是受到“双创”之风的鼓励,也是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的“缓兵之计”。据不完全统计,在经济缓行的压力下,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海归,以及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今年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问题。
但是,一些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对于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学生来说,举步维艰的创业之路是否值得选择?
编辑:吴静怡
关键词:双创 创业 休学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