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高层动态 高层动态
中国科协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韩启德作报告
第三,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一是聚焦科技发展前沿,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优化学术会议结构,以互联网思维深化学术交流方式创新,使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和依托互联网的线上交流相互补充,提高学术交流的实效。二是积极推动科技评价导向改革,用好第三方评估手段,发挥学会的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束缚和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学术环境的显著优化,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做出贡献。三是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名科技期刊,支持办好一批专业高端科技期刊,办好一批面向行业和社会的应用型科技期刊,办好一批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类期刊。四是健全学术发布制度,定期面向社会发布学科发展系列研究报告,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发展趋势,促进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引导学科发展。五是支持全国学会与地方学会加强联系,对地方学会业务活动提供指导,面向地方学会会员联合举办小型前沿专题研讨班、培训班,帮助地方科技工作者拓展视野、把握前沿。
第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以促进区域发展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广泛动员组织学会参与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支持企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形成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标志性行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出一批创新驱动优秀示范典型,加大对地方科协的指导力度,打造助力工程地方支撑枢纽,提高对创新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二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促进科技工作者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或创新创业为重点,发挥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纽带作用,建立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创新驱动示范市设立金融扶持机制,促进邮储银行与学会开展业务合作,与中国保监会、中国人保集团共同推进科技保险机制建设。三是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关于共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意见》,打造“双创活动周”品牌,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模式,加快建设“双创”在线平台,建设全国双创服务中心,促进资源整合,推动解决创新资源碎片化孤岛问题。持续开展“讲、比”活动和全国基层评选表彰活动。四是与发展改革委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协同创新力度。五是大力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海归创业联盟作用,吸引动员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和团队来华创新创业。推动在港澳地区建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探索两岸四地创新人才协同创业新模式。加强与国际主要对口组织的交流合作,建立双边科学家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六是开展科技精准扶贫,会同国家扶贫办协调科技界积极参与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工作,在实用科技成果开发、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专业农技人员培训等方面,集中力量做好一批有影响、有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等为重点,强化对科技薄弱地区的精准扶持。
第五,以建立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为切入点,全力开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新局面。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为主线,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着力实施“互联网+科普”等六大工程,全方位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形成联合协作的全社会科普大格局,实现我国科普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的目标。一是实施“互联网+科普”建设工程,汇聚各方力量打造“科普中国”品牌,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建设科普服务云,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搭建面向学会和地方科协的科普资源集成共享平台,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和精准服务水平。二是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推动设立国家科普创作基金,重点支持科幻创作,设立国家科幻奖项,举办中国国际科幻节,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三是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工程,建设虚拟现实科技馆,推动实体科技馆建设,完善流动科普设施,建设科技馆标准体系及协同机制,大幅提升科技馆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四是实施科技教育体系创新工程,推动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为具有科学潜质的青少年未来从事科研事业创造条件和机会。五是实施科普传播协作工程,促进科研活动和科普工作的协同发展,推动传统科普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六是实施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开展好全国科普日等重点科普活动,发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合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大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编辑:秦云
关键词:韩启德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