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巡视组缘何杀“回马枪”?跳出旧有“一巡了之”困境

2016年06月07日 10:00 |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 

  巡视“回头看”: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巡视的工作方法正在不断创新。

  “把巡视监督的触角向基层和群众身边延伸,向干部的日常生活延伸。问题发生在哪里,巡视组的‘回马枪’就杀向哪里。”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超英说。

  在战术上,既要“短平快”,又要“灵准狠”。“‘回马枪’不是虚晃一枪,而是要枪指要害,靶向所指,点到痛处。”河北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省委巡视办主任董云鹏说。针对问题特别突出,整改久拖不决,巡视过后群众反映仍然强烈的地方和单位,展开“攻坚战”;有时针对及时出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照移交问题台账,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进一步跟踪了解。在回访中,河南省委第二巡视组对收到的一批群众持续反映的信访件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基层单位中一些干部存在滥用职权、徇私枉法问题,还了解到背后隐藏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问题线索。在周口市回访期间,省委第六巡视组了解到有干部群众反映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朱家臣存在在下属单位报销个人费用问题。经深入了解,发现其报销数额巨大,且有严重受贿行为,朱家臣最终被移送司法机关。

  既要让巡视更全面、更彻底,又要让问责更有效。如何督促巡视结果整改落实到位?河北将杀“回马枪”掌握的被巡视地方、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市、省直部门年度考核、惩防体系考核等考核体系,依据整改完成率、移交线索办结率设定分值,由巡视办、巡视组打分,从机制上保证了巡视整改落实到位。

  巡视“回头看”:释放了哪些反腐信号?

  “今年初,新的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实施,现在正是杀‘回马枪’的好时机,不能让腐败分子有任何喘息之机。”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巡视“回头看”是新时期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的有力举措,是反腐永远在路上的“风向标”,向社会传递出从严治党的积极信号,让那些还处于观望围观的党员干部感受到压力,让那些心术不正的党员干部感受到心理威慑。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仍心存侥幸,没有对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整改,甚至旧病复发,频发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回头看”将改变人们对反腐败工作的错误认识,真正认识到中央反腐败是“动真格”的,即反腐不是运动式治理,更不是一阵风或一阵雨,而是实实在在的执政承诺和政治行动。庄德水认为,“回头看”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对党员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反腐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

  巡视“回头看”,不仅意在保持和传递中央对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而且也正在通过这一机制运行,推进巡视制度趋于完善。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在常规巡视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新的巡视监督方式,从效果上看,这些创新做法丰富了巡视监督的工作思路,拓展了巡视监督的工作领域,让巡视监督真正发挥出威力。庄德水表示,“回头看”作为传统巡视监督的创新方式,是对常规巡视的补充和专项巡视的延伸。

  庄德水分析,“回头看”具有主动性,是中央根据形势和工作需要主动作出的策略安排,能够对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再杀一次“回马枪”,检验巡视监督效果,提升巡视监督效力,跳出旧有的“一巡了之”困境。更重要的是,“回头看”可以挖掘巡视监督资源和潜力,整合巡视监督力量,实现巡视监督的可持续性。“回头看”如何与常规巡视、专项巡视实现深度融合是一个现实任务。

  庄德水认为,巡视监督被实践证明是目前最有效的党内监督方式,虽然属于任务型工作,一次一授权,组长和人员均不固定,但巡视监督却不是“一次性”的,需要从巡视力度和频度两方面入手,形成常态化机制。“回头看”是巡视监督常态化的一个尝试,可以给巡视监督加码,推动反腐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玄燕凤

01 02

关键词:巡视组 回马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