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为促进中国-中东欧合作注入新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东欧国家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给予宝贵支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鲜见广告,悬挂在上海外滩18号楼顶的“CP”(“中波”)大广告牌留在许多国人的老照片里。这个广告代表的是1951年两国政府合资创办的“中波轮船股份公司”,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为打破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情况均发生巨大变化,但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保持真诚相待,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友好关系稳步发展。中国尊重中东欧国家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同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稳中有升。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结伴而行,友谊愈加深厚,合作愈加密切。
“让我们齐心协力,奏响中捷关系时代强音,共同创造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及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这振奋人心的话语,出自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在捷克《权利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人们看到中国-中东欧友好合作关系掀开了新篇章。
(三)
波兰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曾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虽然在社会制度、国情、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凭借发展友好关系的共同愿望和坚定信念,潜心耕耘、深化合作,收获了丰硕成果。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传统友好,其相互关系是整个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领导人将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看待彼此关系,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友好伙伴关系。”2012年4月,波兰华沙,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并发表新闻公报,中国宣布了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12项举措。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由此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这是一种“16+1>17”的合作模式。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东欧国家面积约为欧盟的3/10,人口约为欧盟的1/4,日益被视为欧洲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同为新兴市场国家,双方都面临转型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紧迫任务。中国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体系完备,基础设施建设实力雄厚,资金充裕。中东欧国家经济在重回复苏和增长轨道的过程中,在金融、投资、能源、农业、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均出现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和技术。“16+1合作”,契合各自发展需要,符合各方利益,对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共赢,均有深远意义。
4年来,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等3份合作文件的发表,到《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的出台,“16+1合作”路线图愈加清晰,合作内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金融、旅游、教育、农业、人文和地方合作等诸多领域取得成果,惠及广大成员国及其民众。
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达56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28%,双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目前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超过50亿美元,中东欧16国在中国投资超过12亿美元。中国各省市已经与除爱沙尼亚外的15个中东欧国家的155个省、州、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省州”关系,其中“友好省州”58对,“友好城市”97对。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中国 中东欧 合作


全国多地遭大雾笼罩 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
第18届肯尼亚拉穆文化节落幕
俄罗斯庆祝北极熊日 女童冰天雪地挑战冰桶
白俄民众重演拿破仑时期战役场景
欧盟通过英国“脱欧”协议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