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协力共奏护“蓝”交响
枣庄市政协助推大气污染防治专题视察纪实
对于枣庄这座资源型城市来说,“治霾”与抗下行的双重压力尤其沉重。面对今年一季度“雾霾袭城”的严峻形势,枣庄市打响了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该市政协迅速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共同演绎了一曲别样的护“蓝”交响。
“党政所忧就是政协所虑”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一直是民心所向,也是近年来枣庄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由于长期以来独特的经济机构、产业结构,决定了枣庄城市转型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十三五”一开局,枣庄就遭遇了持续性的严重雾霾,全市上下高度关注,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焦虑。“大气污染形势不扭转,在建项目不仅受影响,还面临产业限批。”枣庄市发改委负责人说。
在困难面前,枣庄市迎难而上。4月13日,枣庄市长李峰约谈三个区(市)政府“一把手”,下达“问责”预警。
“大气污染防治单靠行政力量,恐怕很难解决。只有群防群治、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枣庄市政协主席蒋英建忧心忡忡,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政协在“治霾”中的独特作用。
“蒋主席,请政协助一臂之力!”4月19日下午,枣庄市政府秘书长朱国伟来到蒋英建办公室。他受托把市政府拟在全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的计划与蒋英建交换了看法。
“我们想到一块儿了,党政所忧就是政协所虑,市政协正打算搞一次专题视察配合全市的行动。”蒋英建介绍了市政协专题视察的初步想法,得到朱国伟的高度认同。
“要在4月26日前行动起来,举全市政协之力打造视察精品。”在得知4月26日将召开全市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战动员会议后,蒋英建要求。
这是一次没写进年度工作要点的专题视察。“从动议到组织实施不足一周时间,对政协应急动员组织能力是重大考验。”枣庄市政协秘书长于良感触颇深。他连夜研究专题视察方案,对视察时间、形式、人员等反复酝酿。
为了准备好这次专题视察,整个市政协机关都动起来了,三个时间点充分体现着“政协节奏”:
4月21日,视察方案五易其稿最终敲定,市政协将组成7个视察组,由7位副主席带队,7个专委会和70名议政能力强的委员、专家学者组成,如此高规格的强大阵容在市政协历史上尚属首次;
4月22日,市政协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视察知情明政会暨动员部署会,邀请环保专家作辅导培训,做足视察前的功课;
4月25日,7个视察组分赴基层一线开展视察。
既找“病根”又开“药方”
精准发现问题,是视察的第一要务。
“到基层、到现场、到企业,当好‘侦察兵’,‘望远镜’、‘啄木鸟’,指出问题要一针见血,批评意见要理直气壮,对策建议要管用可行。”4月25日上午8时30分,7辆中巴车载着7个视察组准时从枣庄市政协机关出发,出征前,蒋英建如是要求。为掌握真实情况,这次视察采取不打招呼、无陪同、随机抽查、直奔现场的方式进行。
“防尘网寿命有多长?多长时间更换一次?”在枣庄市高新区数码城建筑工地,见堆积如山的土石上覆盖着的黑色防尘网,王宜友委员心存疑问。在另一家加油站,面对加油站老板的“流利”陈述,王宜友连续追问:“集气罩、加油枪和油品是否合格,经过检测了吗?检测单据拿出来看看?”一连串的追问让老板掩饰不住尴尬。
沉到基层视察,使委员们摸到了实情,发现了“病原”:
企业明明上了脱硫设备,却不正常启用,设备成了摆设;
建筑工地、储备煤场和港口码头,明令配备防尘降尘设施,但我行我素者多;原本一座完整的石山被“吃”掉一大块儿,满载石子的货车呼啸而过,沿路抛洒,尘土飞扬;
露天烧烤“打游击”,久治不愈……
“利益驱使,不少企业为减少降尘减排投入,应付执法检查‘躲猫猫’的现象屡见不鲜。”倪辉委员一针见血。
整整一上午,王宗兰、黄涛、李敦奉、汤海涵、艾百灵、杨建国、杨家国7名副主席带领7个视察组进厂房、入工地、巡港口、查煤场等50多处现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委员建言做了充分准备。
“真是触目惊心啊!这些不法经营者违法排污行为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4月25日下午,一段由环保部门提供的“内部视频”引爆座谈会的开场。参加会议的峄城区区长张贺泽很有感触,“同时也暴露出政府监管的漏洞。市政协的这次专题视察给我们打好大气治理攻坚行动撑腰壮胆,加油鼓劲,也给一些污染大户敲响了警钟。”
接下来的发言异常热烈,委员们有的放矢,直奔主题。
“应根据污染源类型、结构分类施策,提高治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吴元芳委员认为,“从源头上解决大气污染根本出路在于尽快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转变我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破除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很有必要,需要加大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让群众从少开车多乘公交、禁烧秸秆不烧落叶等小事做起,形成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朱伟委员坦言。
“应尽快建立巡源治污联防联动机制,整合环保、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力量,加强沟通衔接,防止出现‘五龙治水’现象。”邢军委员用“多个部门管不住一个烧烤摊”为例,提出她的建议。
“要多管齐下,加减法同做,加强源头治理,提高绿化率,加大清扫力度,控制污染增量,减少污染存量,同时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设立‘警示牌’‘举报箱’‘曝光台’,让不法违法行为暴露在‘聚光灯’下。”新闻界委员李蕾接过话题。
“要重拳治污,严格执法,不定期巡查,堵塞漏洞,不让不法企业有可乘之机。”
“探索建立违法排污与个人征信系统挂钩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
“加快生物质利用推广,让农民尝到卖秸秆的甜头,改变秸秆一烧了事的传统习惯。”
……
“委员们的批评和建议坦诚直率、全面客观,给大气污染防治既找‘病根’又开‘药方’,太有帮助了!”市环保局局长郝荣平由衷赞叹。
“我要当面感谢大家!”
4月26日上午,枣庄市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如期召开,市政协委员高肇林代表1900多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在会上发出倡议。
“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很及时,很有见地,很有操作性!各区(市)及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采纳。”4月27日上午,一份凝聚政协委员智慧的高质量《专题视察报告》送达市委、市政府领导案头,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同道、市长李峰迅速作出批示,对政协意见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很快得到各区(市)和环保、公安、交通、住建、国土、城管、煤炭、港航等部门认真吸收采纳,打出一系列治霾“组合拳”:对全市87家砖瓦企业实施5个半月的停产整顿;利用三年时间完成10蒸吨以上燃煤炉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开展非法运输行为及渣土车专项检查,开展为期半年的道路保洁提升活动,装卸易扬尘粉尘类物质必须采取封闭和防护措施;餐饮单位全部安装使用高效油烟净化装置,探索建立保洁责任“路长制”,加大巡查力度,杜绝焚烧垃圾、秸秆、落叶行为……
与此同时,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取缔非法港口码头的通告,市环保局、财政局、教育局就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宣传进学校活动制定相关措施。
5月25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知》,对推动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出安排。
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7起大气环境违法行为,共处罚款195万元,查处违法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使用企业、砖瓦企业25家,无证露天采矿行为12起,超限、抛洒污染路面车辆227辆次,违规渣土运输车87辆次。
在积极议政建言的同时,市政协主动开展“增绿”“护绿”行动。3月以来,先后三次进行义务植树,共种植树木2000多株;协调资金46000元,建设绿化带1000余平米。
5月份数据显示,全市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同比明显改善,蓝天白云归于常态。
“这次专题视察行动快,声势大,效果好,今天我要当面感谢大家!”近日,在庆祝枣庄市政协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李同道再一次表示。
日前,市政协正在围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迎检工作开展视察。守护一方蓝天,政协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
编辑:薛鑫
关键词:枣庄市政协 大气污染防治 “治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