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上海自贸区邀请外企“挑刺” 对问题“照单全收”
新华社上海6月22日电(记者季明、何欣荣)“通关手续能不能再简化些?”“负面清单能不能再短些?”……近日,上海自贸区组织的外国驻沪商会及外资企业座谈会,成了外企负责人的“吐槽”专场。
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其中新设外企超过5500家,占比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近20%——虽然外企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自贸区的认同度,但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自贸区仍需努力。
外企:自贸区改革需要更加大刀阔斧
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上海美国商会有200多家会员在自贸区设立公司或开展业务,诸如微软XBOX游戏机在自贸区解禁、亚马逊借道自贸区进入中国,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尽管如此,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瑞达仍成为第一个“开炮”的人。
“自贸区的改革需要更加大刀阔斧。比如,负面清单应该继续缩短,将电信增值服务尤其是云计算对外资开放。金融改革要更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中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季瑞达一口气说了三四条建议。
泰科电子是一家连接器领域的世界“隐形冠军”。“自贸区是投资热土,也是发展沃土。”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景凯话锋一转,表达了自己的“委屈”:“我们曾因为工作疏忽,遭受政府处罚。企业的信誉等级一下子从头降到底。其实,处罚额占企业营业额的比例很小,今后监管方可否主动提示风险?”
除了扩大开放和监管透明,在贸易便利化和信用环境等方面,外企也频频“挑刺”。
“我们在自贸区从事研发测试活动,需要进口样本试剂。但有些微量样本的进口仍需许可证,因为申请麻烦有时只能放弃。”美药典标准研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兵兵说。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朝晖表示,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将一些部门变更为子公司。“人和办公地点都没变,但一些原有的政策便利要重新申请。在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方面,政府能否加大力度?”
编辑:杨岚
关键词:贸区 上海 外企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华盛顿举行迷你火车展览
走访世界最南端水电站项目
贵州黄平举行第三届飞来者大会
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聚焦中欧对话合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