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
面对世界政治和经济中的挑战,中俄主张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加强协调,本着开放、团结、合作共赢的精神,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国际法基本准则,推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发展文明间建设性对话和伙伴关系,巩固不同文化和宗教间的和睦和相互借鉴。双方强调必须尊重各国人民对本国未来的自主选择,必须在平等和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基础上,严格在法律框架内相互考虑彼此利益,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争议。双方支持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不允许干涉和干预各国内政决议的倡议,反对通过非法的外部干预对任何国家实施政权更迭,反对在本国领土外使用国内法措施破坏国际法的行为。中俄一致认为,实施超出联合国安理会商定框架的单边制裁不符合国际法准则,损害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安理会职权,降低了安理会现行制裁制度的效率,使受制裁国家受到不相称的损害,在本国领土外实施制裁也对第三国和国际经贸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中俄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坚定捍卫二战成果,反对否定、歪曲和伪造二战历史的企图,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决谴责为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及其帮凶开脱罪行和抹黑解放者的行为,尽一切努力防止世界大战悲剧重演。
中俄基于两国建立和发展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间关系的成功经验,呼吁各国加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中心作用,以及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特有权利。因此,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旨在加强联合国和安理会内部的团结和协作,为促进全人类和平、安全和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实现该目标,必须通过平等的政府间谈判,在意见广泛一致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必须继续开展辛勤工作,不人为设定时限,从而为改革制定成熟的、成员国达成最广泛共识的方案。
中俄坚决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任何恐怖行动都不能因意识形态、宗教、政治、种族、民族或其他动机而被原谅。双方指出,当前局势令人担忧的原因不仅在于中东北非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也在于肆意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包括以“推动民主”为借口的干涉行为。
中俄决心继续加强反恐合作,双方认为国际社会在这一多层次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在联合国发挥中心协调作用下,基于《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宗旨和原则,摒弃政治化和“双重标准”,不设前提条件地建立打击恐怖和极端主义的“统一战线”。
双方指出,中俄在维护国际安全领域开展了有效协作,积极抵御使用生化武器的恐怖袭击威胁,主张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启动制定《防止化学和生物恐怖主义公约》的谈判进程。
中俄坚信,为提高多方努力的成效,需要综合施策,包括打击恐怖和极端思想传播,各国及其主管部门在互换信息方面开展有效协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活动,以及建立可靠屏障防止对恐怖主义的资助和物质技术支持。双方认为,有效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和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建议,加强查明和切断资助恐怖团伙渠道的制度极为重要。
双方认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信息网络空间,对两国乃至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中俄作为网络大国,有责任致力于维护网络安全,推动构建全球信息网络空间新秩序,促进信息技术创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共同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信息网络空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不使用武力、尊重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及自由、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也适用于信息网络空间。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信息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要恪守尊重网络主权的原则,支持各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合理诉求,反对通过信息网络空间干涉他国内政。
两国在维护国际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治理问题上秉持一致战略立场。整个国际社会的努力应旨在预防信息网络空间的冲突和不允许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破坏和平稳定的行为。
双方认为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化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保证所有国家参与互联网治理、公平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平等权利,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各国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探索制定普遍接受的负责任行为国际准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互联网治理体系。
中俄满意地指出,两国在信息网络空间的双边合作得到深化和拓展。双方将继续在该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加强协作,推动旨在预防和打击使用互联网实施有害行为、网络犯罪和恐怖主义活动的联合倡议。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让互联网伤害人类的未来。
双方确认在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考虑国际关系所有成员利益方面继续开展合作的坚定决心,将致力于构建以公平竞争为特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俄两国确认,多边贸易体制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石。因此,双方强调,世界贸易组织应在协调全球经贸体系的普遍原则和准则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双方指出,成功推动多边贸易谈判是国际贸易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区域贸易协定应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机补充,而不是替代其原则和宗旨。双方坚信,必须对区域一体化共识进行协调,并且确保其对非参与方保持透明。
中俄欢迎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和融合。双方确认将致力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在各个层面加大努力,同时考虑各国不同的国情、能力和发展水平,尊重各国的发展战略和优先领域。中俄主张在联合国发展体系组织框架下继续开展建设性的互利合作。
双方强调,落实2015年7月联合国第三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成果文件《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中的具体战略和措施,有助于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承认各国对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负有主要责任的前提下,中俄两国主张国际社会采取积极措施,调动和更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建立和巩固国家潜力,首先在生产领域,以及在彼此商定的条件下向各国提供生态安全技术。双方指出,必须为世界经济创造良好环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以支持各国在发展领域的努力。
中俄高度评价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达成的《巴黎协定》。双方确认将开展积极和建设性工作,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决议,推动《巴黎协定》的生效和实施。
双方指出广泛使用天然气这一环保燃料的重要性,即有助于确保平稳、有经济效率地向“清洁”能源过渡,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中俄两国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建设性协作,主张这些不同文明相互补充,尊重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欢迎两国公民社会在开展文化和文明对话方面的共同倡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大型国际非政府组织-俄罗斯“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2016年5月在北京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以及中俄两国非官方机构和其他国家相关组织共同倡议将丝绸之路作为连接沿线国家和人民传统的文化桥梁,这些都有助于促进社会组织在上述领域的合作,并在2016年4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全球论坛通过的决议中得到了体现。
中俄继续在人权领域开展合作,旨在确保平等重视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发展权利;在促进人权的同时尊重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尊重传统价值观和不同发展模式;鼓励协作和建设性对话;反对将国际人权议程政治化和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联合声明 中俄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