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生也当有“序”有“跋”
因去年出版的《宋代序跋全编》获奖,朋友们向我道贺。但聊得最多的,不是这部书本身,而是我不经意说到的:人生也当有“序”有“跋”。
汉语文字的魅力之一,是其含义和词性的多性样。如“序”“跋”二字,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有时还作形容词,其丰富的词意和用法不是一篇小文能概括的。我说人生也当有“序”有“跋”,乃从作为文体名的“序”“跋”引申而来,以为不仅著书、编书需要前序后跋的说明交代和阐释总结,做人做事更需要审前度后、反思总结,如“序”“跋”一样瞻前顾后,才能知本正源、进步提高,不断修正错误。
无“序”不成为人生,无“跋”会枉过一世。
人生之“序”,在乎追根寻源。往大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次而言之,是对生养我们的父母的顺孝;再次而言之,我们的任何成绩都是在前人和同仁的努力之上产生的。只有寻根知源,才不会忘乎所以,才会谦逊得体,才能更上一层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不改错。这就很需要在长途跋涉、艰苦努力之后,以“跋”的大气和理性反思总结,不至于在错误的路上走得太远。故我以为,人生之“序”,是一种良知、一种感激、一种浪漫;人生之“跋”,则是一种理性、一种大度、一种谦逊。
当下,写一本书、编一套资料不是只有象牙塔中的人才能做的。几乎可以说,只要愿意,谁都行。但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编这套资料啊?如果只是为了附庸风雅,如果只是为了评个职称,如果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多有文化,我觉得还是把有限的精力用来干点别的更好。
怎样才能确认我们著书编书是有益的工作呢?首先,应通过序、跋对你的知识来源进行梳理,确认你的选题不重复、拾人牙慧,告知读者你能为他们提供多少新东西。其次,当然是读者和巿场的检验了。一定要相信,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书籍,不过是一堆昙花一现的废纸,很快会被读者和巿场淘汰。故我以为,书籍之“序”,应当是知识的历史,应当是历史的知识,应当是继往开来的必由之路;书籍之“跋”,应当是真诚的自我批评,应当是承上启下的风向标,应当是对前人诚挚的谢意。
“序”意味着开始,“跋”往往暗示结束,这就有个善始善终的问题了。烂尾楼很煞风景吧。破裂的婚姻令人唏嘘吧。承诺的事情没有结果,会有被蒙骗的感觉吧。做人做事都有个善始善终的问题,善始就是要做对社会、对行业、对家人有益的事,善终则是要把有益的事做好、做完,而不是作秀玩噱头。
序、跋还有为人作序、为人作跋的意思。古代文人无论写一首诗、一篇文、一部书,往往好请自己敬重的人或名人作序题跋,多望人美言。这就产生一个矛盾:不是每首诗、每篇文、每部书都好。说假话自己过不去,说真话别人过不去。所以聪明的人如苏东坡,就常常婉拒他人作序题跋的请求,化解了这种尴尬。宋人姚勉甚至认为不必为他人作序,但世间之序题跋,仍多有美言过度之弊。到现在又出现了新问题,就是好请领导作序,而常常被内行人看出笑话来。
“序”“跋”虽小,学问还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宋代序跋全编》 序 跋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