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强化中华民族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 赵明)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信,是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是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前提。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习近平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为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国梦增强精神力量。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那就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这三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基础。
什么是文化自信?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教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经济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在东西方的比较和激烈竞争中日渐式微,沦为弱势。所谓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根本的,则是精神力量和文化的复兴。习近平从来把文化放在该在的位置,从一件件事情做起,从一次次强调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树立文化自信。
“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因为有着满满的文化自信,不管是考察还是出访,习近平的重要讲话都闪耀着中国智慧,一言一行都洋溢着中国范儿。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文化 自信 习近平 中国 中华民族精神标识


2017,那些人,那些事
莫斯科发生枪击事件
安哥拉首枚卫星由俄罗斯发射升空
以色列民众用乐高积木砌高塔 欲打破世界纪录
马耳他遭强风袭击 飞机都被吹跑
空降兵某旅组织千余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中国军队2017:打造实战化训练“升级版”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