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广州一对夫妻掺玉米粉制假药 成本22元卖250元

2016年07月08日 07:16 |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案例2:

女子在朋友圈非法卖减肥药

2015年5月开始,被告人陈某在同案人李某(另案处理)处进货,通过微信对外销售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及质量检验的“燃脂番茄小丸子”、“中药减肥胶囊”减肥药。2015年10月9日,被告人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在其居住地广州市越秀区某楼查获“燃脂番茄小丸子”、“中药减肥胶囊”各3瓶,经检测,“中药减肥胶囊”检出含有国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

法院认为,被告人陈某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判决被告人陈某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同时禁止被告人陈某在一年内从事食品销售活动。

现象:

销售假药多称“港药”

据了解,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越秀法院共受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案件共57件85人,其中生产、销售假药49件77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3件3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5件5人。越秀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呈“家族式”经营

犯罪主体一般为个体户,夫妻两人,或老板及其雇佣的一至两名打工仔、家族式经营等现象较多。家族式经营,涉案被告人多达十人,且部分存在夫妻、兄弟姐妹等关系。群体作案,分工明确,关系稳定,在生产、仓储、营销、运输等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犯罪链条。

销售渠道多样

销售地点方式多为在便利店、港货店、成人用品市场实体店销售,同时辅以网络销售等方式,生产假药地点多在城乡结合部;销售的假药多为“港药”,即不具备药品进口批准文号的药品如“黄道益活络油”、“保心安油”、“保婴丹”;小部分为假壮阳药如“德国黑蚂蚁生精片”、“金枪不倒丸”、“藏秘回春丹”;小部分生产销售的假药为假冒的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