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黄新:火红的印迹 火红的传承

2016年07月12日 10:15 | 作者:李寅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做一名不辱使命的共产党人

父辈的浴血奋战,自己的战场亲历,都让戎马一生的黄新对这支军队充满了高度责任感。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是在职还是荣休之后,他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索。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黄新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血染的丰碑———一位指挥员尘封二十年的报告》一书,近百万字的作品,讴歌了战士的英勇,也沉淀了自己的思索。

后来,他在国防大学就职,开始从战略高度关注国家安全和部队建设。“我们现在遇到的挑战是空前的,传统安全中包括领土、领海、领空,海洋权益;非传统安全中包括经济、政治、信息、能源、金融、文化、社会公共安全,这些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毕业时,黄新撰写的论文《论新军事革命与战略对策》受到导师的高度认可,在导师建议下,他又将这篇5万字的军事论文扩展成一本书,一本有现实意义的军事专著。

2003年首次出版后,各方求书不断,黄新将此书先后五次再版。此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与《安危之道》一同被确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事学重点科研项目。而他撰写的论文《关于对新时期空军战略思考》《论空军人才发展战略》获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这些年来,他笔耕不辍,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了百余万字的学术理论文章,为部队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黄新曾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每年两会,他都会重新梳理自己的积累,为国防建设建言献策。非两会期间,遇有考察调研,只要时间允许,黄新一定积极报名参加,走边防、看海疆,发现和查找问题,提出建议查漏补缺。

就在记者采访时,黄新还语重心长地提到,希望部队人才的培养,要逐渐由“重点培养、重点选拔”向“普遍培养、重点选拔”过渡,这样有利于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为部队的建设服务。殷殷话语,语重心长。

在黄新看来,这既是自己对所热爱的国家、人民和军队的拳拳之心,更是对父辈们当年前仆后继、无私奉献精神的血脉延续。他还希望自己和百岁的母亲一样,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做一个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黄新简介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空军中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政治委员。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黄新 父亲 母亲 岳父 共产党人 将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