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人问政状况百出 台“立委”荒腔走板闹哪样?

2016年07月18日 08:04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荒腔走板是民主之耻

台湾《中国时报》针对本届“立委”荒腔走板的问政刊发社论,称“立委”的主要使命是:“修法”及“立法”、通过质询与预算审查来监督行政部门以及通过选民服务反映民意。但显然许多“立委”并不关心法案,质询内容也与监督施政无关,甚至乱问、乱讲、乱骂,连最基本的查证与研究功课都不做,以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高姿态辱骂官员。说穿了,他们质询的目的是争取新闻版面作秀,为自己打知名度。

社论称,有些专业领域或许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进入状况,但“立委”们应该多用功;其实有许多议题只要稍加查证就能够明白,如果“立委”质询时连这样的议题都能够说错,必属权力傲慢造成的无知,或另有企图。

社论总结道,“立法院”直接对民意负责,除了换届改选外几乎没有监督机制。但这绝不表示“立委”在问政时可以荒腔走板、不问品质。这不只愧对选民、浪费公帑,更会造成民众对民主体制失去信心,成为酝酿威权主义的温床。

前国民党“立委”邱毅认为,“立委”荒腔走板是过度重视意识形态造成的恶果。自从台湾各路公职普选之后,打意识形态牌总比打政绩牌、专业牌管用,导致靠选举上台的候选人都是操纵意识形态的高手,专业知识反倒浅薄。

曾在“立法院”本会期接受质询的前“行政院长”张善政说,“以意识形态来主导、凌驾专业这种人,我是不会去尊敬的。”权位、尊重、民心,荒腔走板的背后,失掉的将比获得的更多。(本报记者 张 盼)


编辑:杨岚

关键词:立委 荒腔 走板 台湾 立法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