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当代艺术家:西方艺术市场的动力
今天,在西方最著名、最有价值的两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分别是艾未未和曾梵志,这两位在成为本国人心中至关重要的艺术家之前,就已深受西方市场中活跃分子的支持。若我们将时代稍微往后延伸,70、80 新生代中国艺术家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如贾蔼力、仇晓飞、王光乐等,皆能在学成之后,初试啼声便得青睐,稳扎稳打建立自己的艺术脉络,并逐步进入西方艺术市场一试水温。以曾梵志、艾未未等成长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为代表,他们的作品经常与中国当代政治历史下的个人经历有关,其作品带有较为强烈的政治社会批判。反观生于70年代、80年代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们,如:贾蔼力、仇晓飞、王光乐、毛焰等,他们经历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西方文化的洗礼,在创作语言上通常更强调个体性和主观直觉。
在曾梵志成为世界市场中最受重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前,直到2000年,他的作品也只是被西方收藏家所收藏。从2005年起,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的收藏家对他作品的收藏需求也扩大了。在那个时期,曾梵志曾在香港汉雅轩画廊展出,此画廊的认可度非常高,由此策展人张颂仁也被视为目光独到的先驱者。从2005年12月起,他的作品就价格开始飞速提升,价格有时会达到估价的十倍。例如,2007年5月在香港,曾梵志首次取得百万美元的拍卖成绩( 最低估价的12倍)。次月,在伦敦拍出的另一幅百万拍品证实了他的作品在海外获得的成功。其后他的作品拍卖价格始终稳定于百万级别以上。

2007年,艾未未在西方市场崭露头角,其作品在德国卡塞尔第12届文献展中展出。将1001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带到文献大展上,艾未未彰显了自己的才智。作为一名长久处在中国市场边缘的,持有不同于当局政见的艺术家,艾未未一直受到西方艺术活跃者的维护,特别是在2011年,时代周刊将他选为“2011 风云人物”,大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也坚决地表达了对他的支持。现在他的作品被纳入当代艺术舞台最受追捧的一类。 在伦敦(占据艾未未拍卖市场的63%份额)和纽约的公共拍卖中,他的作品被争相抢夺。2015 年,他又创造了三次拍卖纪录,其中最重要的由《十二生肖兽首镀金雕塑》夺得,该作品在去年6 月以超过540 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个作品表现了中国的十二生肖, 他的灵感来源于北京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喷泉时钟,而圆明园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为了完成这项作品,艾未未根据现存的七个原作进行创作,并想象出缺失的5个兽首。2011年5月,十二兽首的临时居所被揭露—纽约,随后此作品在美国,欧洲,亚洲陆续开始巡展。某种意义上,他在西方的成功使他的价值在中国也得到确认,特别是在香港,去年10月他曾在香港拍卖市场中创造了两项他的个人拍卖纪录。《中国地图》以超过150万美元成交,《永久自行车》以73万美元成交。

与曾梵志和艾未未不同,出生于70、80 年代的中国艺术家表现出新的图景。贾蔼力自2006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之后,2007年便在专以推广中国艺术家为主的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举办第一场个展,接着他的作品于2009年于英国伦敦萨奇画廊与法兰克斯─苏斯艺术机构联合推出的Simon Franks and Rob Suus群展中亮相。萨奇画廊业主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本身不但曾是全球大的广告代理商,也是收藏圈内高知名度的收藏家,不仅艺术品味独特,在市场一言一行都能创造话题,引领潮流。他对新晋艺术家特别感兴趣,许多年轻艺术家皆经由萨奇之手而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市场版图,最经典的例子便是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而法兰克斯·苏斯艺术机构(The Franks·Suss Collection)几十年来的设令宗旨在收藏全球具潜力的新生代艺术家作品,分别在当代艺术重镇纽约、伦敦及香港设立驻点,其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如:宋琨、王宁德、王庆松、杨福东、曾梵志、贾蔼力等。藉由两大推手联合,可说是将伦敦收藏圈藏家的视线聚焦这些展出的新生代中国艺术家身上。
2009年伦敦的群展之后,贾蔼力的作品于2010年4月5日首次登上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拍,上拍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刻准备着》 以最高估价4 倍的价格拍出(预估金额介于35 万至45 万港元之间,最终成交金额含佣金为194 万港元,约合25万美元)。首次上拍不但获得空前的胜利,贾蔼力此后在公众拍卖市的作品价格更是场扶摇直上。 2015年度在全球所实现的拍卖总成交额为582 万美元,并以整体低至10% 流拍率的优异成绩驰骋拍场(同年艺术市场整体平均流拍率为38%),这是少数中国艺术家能够实现的纪录。

贾蔼力 年轻的行者 成交价RMB 4,600,000
2014及2015年更是贾蔼力成果丰硕的一年。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贾蔼力受法国首富、拥有全球营业额最高的佳士得拍卖行的弗朗索瓦·皮诺(Fran?ois Pinault)之邀,于格拉西宫戏剧院举办个展。就拍卖市场表现,先让我们回到2014 年10 月5 日的香港苏富比《亚洲艺术晚间拍卖》夜拍场, 贾蔼力以一件在2009年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疯景1号》 ,让他跨进百万美元俱乐部。苏富比信心满满地将这件作品的预估金额定于40 万至50 万美元之间(320万至400万港元),最后以最高预估金额三倍的价格成交(含佣金1,180万港元成交,约合151万美元)。 2015年,他再次在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拍专场,以作品《早安,世界》打破了自己在2014年实现的个人最高纪录(含佣金1,328万港元,约合171万美元)。

除了香港,贾蔼力在作为东西当代艺术市场战略中心─伦敦的表现,也值得关注:他的绘画作品分别于2014、2015 出现在伦敦苏富比春拍及秋拍拍场上,四次上拍皆交易成功,作品成交金额介于35万至100万美元之间。他在伦敦最高成交纪录为2009 年创作的绘画作品《无题》(Untitled),此作品于2014年10月17日以108 万美元(含佣金,67.45 万英镑)拍出,这也是他的作品首次成功地在海外市场跨过标志性的百万美元门槛。

一直受佩斯画廊支持的仇晓飞经过2012、2013年的沉寂之后,2014、2015年的市场表现令人惊艳。他在2015年公众拍卖市场所实现的总成交额达到136万美元,相较于2012年(7.9万美元)及2013年(15万美元)呈现十倍数增长的爆发力。然而,他在西方艺术市场的表现平平,但仍值得期待。在欧美公众拍卖市场首次见到仇晓飞作品是在2008 年,首次是当年2月的伦敦菲力普斯上拍油画作品《Photo Album》,便以13,642美元(含佣金,6,875英镑)的价格成功拍出。紧接着在3月的纽约苏富比,以两件于200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Film Projection》、《Untitled No.2》上拍,其中只有《Film Projection》 以7.3 万美元( 含佣金) 的价格成交。之后近七年的时间,在欧美拍场上不再见过仇晓飞的作品,一直到2015年10月的巴黎Cornette de Saint Cyr 拍卖行上拍了一件《无题》(Sans Titre)油画作品,却惨遭流拍的命运。

仇晓飞 看眼睛 成交价RMB 2,070,000
仇晓飞在佩斯画廊的展览主要是在北京展出。但是2015年出现了一些改变,仇晓飞成为佩斯在2015年10月14日至18日在伦敦Frieze艺博会展览期间展出艺术家之一。目前纽约佩斯也正在规划仇晓飞2016年的展览。在新一年他在佩斯画廊的表现是否会直接影响他的全球市场表现,值得期盼。

除了上述几位艺术市场的明星之外,其他中国艺术家,尽管目前影响力不大,但也开始渐渐进入了西方市场。他们分别是:姜国芳(12% 的市场在国外),王衍成(26%的市场在国外),叶永青(9%的市场在国外),更年轻的一代有,于洪(4.5% 的市场在美国),段建宇(7.7%的市场在法国),李天炳(42%的市场在美国)。这些艺术家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拍卖价格,他们的创作工作往往也扎根于西方市场。

段建宇 艺术女神刚刚醒来 成交价RMB1,437,500

王光乐 寿漆091117 成交价RMB1,380,000
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日渐深入,艺术市场双向交流愈趋频繁,但仍需要长期稳步的努力与对话。西方艺术家的光芒四射得益于拍卖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蓝图,而中国艺术家要想在西方大放异彩,则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艺廊、经理人、收藏家还有西方博物馆的选择。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家 西方艺术市场的动力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