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透视:源于家庭 显于社会
新华社太原8月8日电题:源于家庭 显于社会——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透视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许雄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广西13岁少年杀害三姐弟,辽宁17岁女生遭同学殴打拍裸照,福建小学生直播不雅视频……
令人痛心的未成年人案件为何不时发生?目前呈现出哪些特点?如何才能拉住这些“悬崖边”的未成年人?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未成年人犯罪现“三低”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总体趋缓,但在不少地方仍是令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2012年成立独立的未成年人检察处,并在市县两级检察院设立相应机构。综合该省这些年来的数据,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犯罪低龄化、在校学生比重降低和重新犯罪率低等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数据显示,16岁至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仍占多数,但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越来越多。三年来,山西省有近700名15岁以下涉罪未成年人被起诉,占到总数的17%。“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并不鲜见,甚至有增多的趋势。”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未检处副处长王伟说。
——在校学生犯罪比重有所降低。校园暴力近年来屡屡曝光于网络,在校学生的犯罪情况怎样?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山西省在校学生犯罪比例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15%,并且从2013年的291人降到2015年的160人,今年上半年是73人,呈逐年降低态势。“这说明防控重点在失学未成年人群体。”王伟分析说。
——重新犯罪率低位运行。从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来看,2013年以来,在审查起诉阶段全省有114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占起诉总人数的2.8%。
未成年人犯罪:源于家庭显于社会
专家分析认为,未成年人犯罪起因复杂,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均有关系。
“问题少年”的背后,常常存在着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数据显示,山西省近年来因监护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达1/4以上,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父母离异或单亲、外出务工、父母双亡、被遗弃等情况。尤其是当前我国的1亿多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因为家庭管教、社会管理不到位,违法犯罪的比例相对较高。
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失察、疏于管理。“家庭的责任是教会孩子去面对社会上的挫折与不良现象,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社会都不可能一尘不染,如果在家庭中‘修炼’不好,孩子进入社会就易受不良风气影响。”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