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宁波老人捐265万元: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有红包

2016年08月09日 09:37 |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 

让别人读得起书

八年前曾资助贵州学子

昨天,看到孩子们的录取通知书,81岁的徐既仁笑得很开心。

“助学的想法,也是源于自身的经历。”徐既仁说,自己只念了五年半的书,小学还没毕业。“小时侯,家里穷没条件读书,只能跟着父母种地为生。”

“自己念不起书,想想同样困难的人肯定有。这些年一直想着,有条件了,就要帮助他们。”

采访中,老人还拿出了一大摞的信,都是贵州寄来的。寄信人,是他助学结对的两个孩子。

2007年,宁波和贵州有个“和谐宁波,万人助学”计划,当时被帮助名单对外公布,由市民进行认领。

在北仑邮电大楼,老人看到了那些名单,其中有两个8岁的孩子,和孙子孙女年龄相当。老人当即决定,资助这两个孩子。

每年的八月下旬,徐既仁都要步行40分钟,然后坐车到离家5公里外的邮局,去给他们邮学费。那时候没有银行卡,所有的学费都要通过邮局汇款。

一大摞的汇款凭据,是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从小学一年级,孩子们已经读到了初二。

每年汇款后,孩子们就会回信:

“我叫邓梦蕊, 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 因为你那颗慈善的心,解决了我的上学困难。”

“我叫赵清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信中,孩子还附上了自己和家人的合影。

每每收到回信,都是老人最开心的日子。

徐既仁说,资助这么多年,两个孩子还没见过。明年,等他们初中毕业,就准备请他们来宁波玩,到时候自己去火车站接。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捐265万元 大学 红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