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于兵:聆听寂静的画者
厚积薄发是对生命的讴歌
随着学习绘画的深入,于兵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他开始自觉地加强了文学、美学以及绘画理论、古诗文的学习,以求提高绘画水平。1987年5月,正当于兵潜心绘画,渴求知识时,他成功考入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当时,长春大学刚刚开始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特教学院美术系在全国只招收十几名学生,于兵是吉林省唯一被录取的聋哑学生。
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于兵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中国山水画。大学生活使于兵系统地学习了绘画专业知识,并开始钻研中国古代画史、绘论等绘画理论。此间,于兵对自己热爱的山水画不断地进行钻研,精心创造了一大批作品,也日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作品中有的被用来对外交流,有的参加各级美展并获奖。
大学毕业后,于兵回到吉林艺术学院仍从事原来的工作。在工作比较轻松时,于兵抓紧时间搞创作。研究中国传统技法与西方绘画相结合问题、研究传统画法与现代画法结合问题,同时阅读了大量资料,开阔自己的思路,探索新的绘画风格。
2000年至2002年,是于兵在绘画创作上大获丰收的两个重要年份。他的作品中国画《雪野情趣》先后获长春市第一届美术书法大展成年组金奖及文化部主办的“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作品大赛”绘画类铜奖;中国画《雪山深处有人家》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大展”并获优秀作品奖;中国画《千里冰封》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展”并获优秀作品奖;中国画《长白胜境》在中国文联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国画作品征集活动中获优秀作品奖……于兵的绘画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还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当代中国杰出人才”、“长春市最有影响力残疾人”等荣誉称号。
心明眼亮的于兵痴迷绘画40多年,经过名师启蒙、指导、系统学习绘画知识,用心画山绘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010年5月13日,于兵的个人画展在吉林省博物院举行。画展共展出了于兵的70余幅作品。从浩渺的长白山天池,到苍茫的东北林海,再到雪乡的点点人烟,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让人们领略到好一派壮美的北国风光。此次展出的中国画《雪乡情》作为吉林省书画家的代表作被省博物院收藏。
2015年11月30日,于兵新作巨幅彩墨画《净月春晓》在长春揭幕。吉林省政协原副主席赵家治认为这幅画“呈现一个意向世界”,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晓明认为于兵的画作里面有交响乐般的力量。于兵在揭幕式上介绍,为了尽收净月美景,他在2015年4月、5月多次去净月潭采风,最后选择生机盎然的春天作为主旋律,远处是巍峨高耸的净月塔、浩瀚茂密的林海,近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盛开的梨花繁花似锦、碧波荡漾的湖面,燕子自由自在地翱翔,一派和谐景致,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处处充满蓬勃生机,团结和谐,国泰民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履职尽责为残疾人“代言”
2003年,于兵成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到现在,于兵已经连任3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于兵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是一名残疾人,我要履好职、尽好责,把残疾人最关心的事情、最迫切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帮助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协的平台反映出去,让党和政府及各界爱心人士了解残疾人士生存状况多一个窗口。”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于兵长期关注残疾人的教育、就业等问题,心系残疾人,为他们奔走呼吁。他总共提交的提案近百件,涵盖了残疾人权益的方方面面。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他提交了为残疾人驾车权呼吁的提案。经过各部门的努力,2010年,公安部修改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准予部分残疾人包含聋人可以申领驾照;影视节目特别是电视新闻节目加配字幕方便聋人收视问题,经他连续几年多次提案反映,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影视节目和电视新闻节目字幕覆盖率逐步加大……他在政协会议上的一些关于残疾人权益的建言,为国家相关部门作出决策提供了参考。
去年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于兵又相继提交了《关于提高聋哑人手指伤残评定等级的建议》、《关于重视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提案》、《关于支持长春大学开办招收视力残疾学生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点的提案》、《关于立法解决大城市残疾人停车难停车远的问题的提案》等一系列提案。
为了写出优质的提案,于兵常常深入到残疾人中间去访民情、听民意。于兵和大家接触时,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哥模样,加上残疾人的身份,让大家都愿意和他讲真话、道实情。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重视特殊教育”专题调研组在长春市的调研之前,于兵就专门到几个聋人家庭了解耳聋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于兵了解到,有的父母不懂手语,与聋儿沟通存在困难,有些父母只好放弃家庭教育,把聋儿教育全部推给学校。为此,于兵在调研中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开设聋儿家教课堂,出版聋儿家教必备手册,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参加全国两会和调研,对于兵来说,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他可以拜访很多著名画家,和他们学习交流画画心得。每次经过宋雨桂、杜滋龄、杨力舟、王成喜等名家的点拨后,于兵都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据于兵的手语翻译咸树立介绍,于兵常常带着自己的作品拜访名家,那些名家都非常乐意和于兵探讨绘画技艺,有的名家动情时还会拿起一张纸卷成笔,沾墨运笔把绘画精髓向于兵示范。这么多老师中,于兵拜访宋雨桂的次数最多。“宋老师的山水画兼具工笔与意境的双丰收,是我学习的榜样。”于兵“说”。
于兵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超的绘画技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诠释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不朽的事业需要杰出人物不断开拓,祝愿于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残疾人“代言”,为时代创作不朽的艺术作品!
于兵简介
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自强模范。毕业于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工作,一级美术师。
(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政协机关干部)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于兵 重视特殊教育 残疾人 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