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新疆博湖县委书记网络直播做鱼助宣传 网友:够拼

2016年08月11日 09:35 | 来源: 国际在线
分享到: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传说是《西游记》中西海龙王龙宫的所在地,“博湖西游鱼”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董书记做完第一锅鱼后,现场已是香气四溢,在场的记者们胃口大开,纷纷开动品尝起这道美味的博湖特色农家菜。看到这道菜这么受欢迎,董书记又赶紧做了第二锅鱼,让大家彻底地一饱口福。

“让百姓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

今年6月份,湖北省巴东县县委书记陈行甲为了推广巴东县的旅游,曾经直播了自己从3000米高空跳伞的全过程。如今,为宣传博湖县的旅游资源和生态发展,县委书记董斌向全国网友直播做鱼,也是拼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博湖有“最蓝的天、最清的水、最好的空气、最美的芦苇湿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等优质资源。本着“绿色就是财富,生态就是优势”的理念,在董斌书记的带领下,博湖县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朝着“富民强县”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的采访时,董书记介绍说,博湖县目前是把旅游业当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多年的努力,“古西海•金博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显著提升,博湖县在旅游创收方面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博湖景区接待游客167万5000多人次,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根据这个发展速度,2020年博湖景区接待游客能够达到300万人次,旅游收入有望突破7亿元人民币。”董书记说。

博湖县今年提出了争创“全域5A”、大力实施“5A+”的战略,努力建设全域旅游,使博湖成为巴州人民的“休闲地”、疆内游客的“必选地”、内地游客的“向往地”。另外,博湖县委提出“让百姓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的目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农民增收,依托各乡镇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建设特点鲜明、优势互补的旅游名镇、乡村旅游点,开发休闲农庄、民宿客栈、民俗风情体验园、生态农业观光园、五星级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

董书记说:“我们要通过三产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让更多的农民从原来只种自家的三亩地,逐渐转向发展乡村旅游,最终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在发展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

虽然旅游业是博湖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在董斌书记的心中,跟经济利益同等重要的是生态保护,甚至后者比前者的分量更重。

近年来,保护好“青山绿水”是博湖县委的第一使命和责任。宁可牺牲一些收入,也不要伤害一汪碧水——这是博湖县在发展旅游产业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据董书记介绍,为了防止过度捕捞、促进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博斯腾湖在每年的3月开春到6月20号左右设置“禁渔期”,这期间不能捕鱼,以便保证湖里的鱼的正常繁殖。另外,博斯腾湖每年投放的鱼苗需要控制数量,“因为水的承载量一年最多2万吨,投放鱼苗过多会影响水的承载量和水质。我们不能光盯着赚钱就不顾生态保护,要在发展中求保护,保护中求发展”。

董书记还提到,博湖县没有重污染工业,目前的工业主要是红色素加工。“制造污染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在博斯腾湖周边。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博湖的发展,但这也是一个机遇,有利于博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今年博湖县委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把保护生态作为第一职责,把发挥生态优势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选择,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当记者问董书记他心中对于博湖县未来发展的期望时,董书记说:“让人民拥有更强的幸福感,是我们工作的使命和职责。我们要努力将博湖打造成幸福感最强、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打造安定和谐、利于发展的软环境,最终让老百姓都过上小康的日子。”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