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卡夫卡手稿争夺案落下帷幕 最终归属以色列国家图书馆
卡夫卡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影响了无数的作家和读者,而近期关于他手稿的争夺在以色列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状告霍夫家族,要求交出卡夫卡的手稿,这场历时7年的官司于8月8日结束,以色列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卡夫卡的手稿应属于以色列国家图书馆。
布罗德和霍夫。
众所周知,卡夫卡生前只出版了自己作品很小的一部分——一些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变形记》,大部分未出版的作品留给了挚友布罗德,希望他在自己死后要烧毁这些手稿。布罗德并未这么做,而是对其进修改、整理和出版。这些手稿中包括了卡夫卡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城堡》、《审判》和《美国》等。总之,卡夫卡留下的大量手稿在布罗德手里。1939年在纳粹入侵奥地利之前,布罗德带着手稿逃到了巴勒斯坦。1956年,他又将部分手稿转移到了瑞士。
布罗德死于1968年,手稿被遗赠给他的秘书兼情人埃丝特·霍夫,并指示她把手稿交给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或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的图书馆,再或其他以色列境内外的相关组织。霍夫(Hoffe)在德语里是希望的意思,讽刺的是霍夫并没有像她的名字一样带来“希望”,她把部分手稿卖给了德国文学档案馆,《审判》的手稿卖出了200万美元的高价。
《审判》的手稿藏于德国文学档案馆。
霍夫死后又将其留给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伊娃和露丝。而露丝已于2012年去世,所以现在手稿的拥有者为伊娃,她终身未婚,独自一个人和一只猫居住在特拉维夫,俨然卡夫卡笔下的一个人物。伊娃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很少出门。她曾说:“我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唯一拥有的就是这些手稿。”霍夫家族拥有的大量手稿,还包括了卡夫卡的信件、绘画,现在藏于瑞士和以色列的保险柜里,已经被该母女陆陆续续卖了一些给收藏家。
此前卡夫卡手稿的拥有者伊娃。
在2009年的时候,以色列政府就发起了对伊娃和露丝的状告,要求她们交出卡夫卡的手稿,认为该手稿属于以色列。以色列方面提出该要求的依据是布罗德临终前要求霍夫把手稿赠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以色列其他组织或国外组织以保护手稿,而霍夫家人却以卖出手稿换取金钱,违背了布罗德的意愿,所以该手稿应该归以色列所有。(以色列的代表方为以色列国家图书馆),他们称会将手稿的影印版公布在网上,以便公众可以查阅。
而霍夫家人一方称以色列和卡夫卡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卡夫卡曾表示过想要居住在此的愿望,但以色列甚至没有一条街道以卡夫卡的名字命名来纪念他。卡夫卡的手稿是霍夫家族的私人财产,是布罗德合法赠予的财产,以色列国家图书馆无权获得这些手稿。伊娃的律师称:“把卡夫卡人认定为以色列作家或者和以色列政府有某种关联的作家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卡夫卡的手稿在以色列无法得到其该有的尊重与保护。”
在裁决中,以色列最高法院表示:“布罗德希望的是将这些手稿可以妥善保存在文学机构或文化机构,而不是卖个好价钱。”
卡夫卡或许从未想到在自己死后这么多年,发生了关于自己手稿争夺案,并且持续时间这么长,但该事件用“卡夫卡式”来形容则再合适不过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卡夫卡手稿 以色列国家图书馆 卡夫卡 霍夫家族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