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北京部分幼儿园中班用餐不再提供勺子 孩子心生畏惧

2016年08月15日 07:51 |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教师

希望孩子们能够坚持下来

石景山首钢大地旗下一所幼儿园的刘老师表示,幼儿园要求孩子们中班开始用筷子吃饭,刚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都觉得有些困难。而且在她所在的幼儿园,孩子们用的还是金属筷子,比较重,有的孩子用不好,就索性攥住两根筷子当勺子用。“每次吃完饭,桌面和地面都像战场一样一片狼藉。”

刘老师表示,如果发现个别宝宝实在吃得太慢,老师也会给孩子喂饭,保证不会让孩子饿肚子,但也希望孩子能够尽快掌握,毕竟早点学会用筷子对孩子也有好处。

东城一所市重点幼儿园的郭老师表示,她所在的幼儿园在中班上半学期开始让孩子尝试用筷子,有些孩子用不好还会给勺子。但孩子之间也会暗暗比试,当看到大多数小朋友都开始用筷子的时候,少数用勺子的孩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开始努力用筷子了。到了中班下半学期,幼儿园就基本不再提供勺子了。“希望孩子们都能坚持下来,当他们能熟练使用筷子的时候,自己也很开心。”

教委

不会规定孩子何时用筷子

一位幼儿园负责人提供给北京晨报记者一份该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在营养膳食制度中,有详细的幼儿进餐要求,其中一条就是中班下学期开始可用筷子就餐,且注意安全。该负责人表示,中班的孩子已经是5岁左右,应该开始使用筷子吃饭了。

96391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北京市教委没有出台具体的规定,要求幼儿园何时开始要求孩子使用筷子。主要是各个幼儿园根据各自情况,来让孩子逐步学会用筷子。“这就像孩子什么时候该用铅笔一样,教育主管部门不会对这样细致的问题作出规定。”

调查

早用筷子锻炼手脑

北京晨报记者向一些医学和幼教研究人员咨询了解到,关于孩子究竟何时开始学用筷子合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定,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越早接触筷子越好。

国内曾有学者调查过50个不同层次家庭的72名子女,让家长们回忆其子女用筷子进餐开始时间的早晚。统计发现,使用筷子进餐时间早的孩子,其智商和动手能力均优于其他的孩子。

研究发现,使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另外还有促进视觉发育和健脑功效。因为在使用筷子夹食物时,要依赖手部的精细动作和眼睛的视觉定位,更离不开脑部的神经反射。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从而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一般孩子到了2到3岁,有拿筷子的要求,这时父母就应当因势利导,让他们学习用筷子进餐。当然孩子情况不同,也没有必要强求,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

学者认为 以前 用筷子几乎与断奶同步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表示,在早年间,用勺子吃饭并不普及,北京孩子大约是两三岁开始学用筷子,基本是与断奶同步的。而且孩子们还要了解很多老北京用筷子的规矩。

比如吃饭之前拿起筷子来不能在嘴里嘬,这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盘,像行乞一样,为人不齿。夹菜的时候拿着筷子在盘子里不停扒拉也不行。还有一点比较忌讳,就是把筷子插在饭碗里,像上香一样。

刘阳还记得,在握筷子的位置上也有讲究。小时候长辈告诉他,手握筷子要放在中部,不能离筷子尖太近也不能太远,离得太远就寓意将来离家太远。

委员建议 现在 用筷子不妨顺其自然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小兵表示,使用筷子几乎是国人的独门技能和骄傲,吃中餐使用筷子也更方便和好用。小朋友从小学会使用筷子有其合理性和实用价值。不过,现在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阶段是否就一律要求强制学会有待商榷。

陈小兵认为,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年纪幼小,自制和学习能力还不强,这阶段快乐地成长应该是最主要的。能学会使用筷子固然值得欣喜,一时无法掌握使用方法,也无需强求。家长可以多方鼓励、教会孩子使用筷子,但幼儿园则没有必要强制小朋友学会。晚些时候学会使用,也丝毫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