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出现“倒挂” 五年期低于三年期
“随着大额存单和债券市场的发展,银行通过非存款,即金融市场融资的比例稳步提升,通过主动滚动负债支持长期资产配置的期限转换能力显著提高,这大大降低了银行通过高息招揽长期存款的意愿。”熊启跃分析说,“另外,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反映出银行认为未来资金面将持续宽松,通过滚动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成本要明显低于锁定利率的长期定期存款。”
熊启跃告诉记者,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尽管只是一个比较小的指标,但也反映了对未来经济疲软的预期。人们更加热衷于短期投资,也不愿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安徽舒城商业银行许权胜也告诉记者:“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利率也相应下降了,也会导致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再加上经济增速下调预期,银行也不太愿意对中长期存款设定太高的利率。”
今年还会降息吗?
银行存款利率的走势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息息相关。一些关于央行降息的传言不断出现,今年还会降息吗?
“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8月3日上午发布的《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文中的建议。这句话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是将要降息的信号。然而到了3日下午,上述字句已被删除。这一举动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到目前为止,降息、降准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虑范围。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撰文分析:是否降息降准的决定因素在于市场是否流动性稀缺,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目前中国不是稀缺而是严重过剩。截至6月底中国的M2接近150万亿元,是GDP的一倍。M1达到44.6万亿元,企业活期账户上趴着38万亿元的闲置资金。根本谈不上降息降准,也没有这个必要。
“最为可怕的一个现象是经过这两年多的货币大放水,罕见地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已经出现流动性陷阱的苗头,即再多的货币也能被无底洞般的陷阱吸收,而就是不往实体经济流去,既刺激不了投资,又拉动不了消费。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效应基本失效了。在这个时期如果继续放水货币的话,恶性通胀、恶性资产泡沫在后面等着呢。”余丰慧说。
央行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了我国从1996年以来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在经过2015年的五轮降息之后,我国的存款利率水平已处于20年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1.5%。
编辑:秦云
关键词:3年期 5年期 银行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