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感冒药降压药,吃完别忘防中暑
炎热的三伏天,酷暑难当。对于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患者来说,中暑风险更大,更需注意预防。
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有些复方感冒药会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人体排汗减少,无法有效散热而引发中暑。服用这类药物时要注意防晒,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

解热镇痛药。发热等情况,可能会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这些药物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会发汗,造成人体中钾的流失,出现四肢无力,严重的还会有呼吸困难或心律失常等中暑症状。服用这类药物要多喝水,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等。一般来说,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一天最多服用4次,如果症状没缓解就应马上就医。
降压药。由于夏季气温较高,血管扩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比较低。尤其是利尿药使排尿和排汗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状。因此夏季服用降压药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根据降压药的类型适当补充电解质。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降压药的剂量,以防血压过低。
解痉药。常见如解痉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等,常用于治疗胃痉挛引起的胃痛。这类药物属于M胆碱受体阻断药,主要副作用是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出汗减少等。如果在高温之下,人的汗液分泌受到抑制,体内热量无法正常散发,就非常容易中暑,甚至出现虚脱。因此,服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
精神科用药。服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精神科用药的患者,也要在炎热天气更加注意预防中暑。因为这些药物具有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导致人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而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导致体温升高乃至中暑。夏季用这类药时应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
(生命时报特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 宫丽丽)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中暑 降压药 药物 感冒药 降压药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