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媒体揭杨永信网戒中心"13号室":电击一次交200元

2016年08月24日 08:54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他想挣扎却动不了,只能张口大骂。可“他妈的”最后一个音节还没说出口,第二轮“闪电”又一次来袭。第三次,第四次……

一个声音问道:“还骂吗?”

“不骂了。”

“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吗?”

“不知道。”

张旭同眼前的闪电又开始交织。他只能意识到自己发出了“呜呜呜”的声音。

“我不听话……”

“等会儿出去知道怎么跟你父母说吗?”

“知道,我好好说。”

“好。让他起来吧。”

盟友松开手,张旭同下床的时候直接跪在了地上。后来他才知道穿白大褂的人正是网戒中心负责人杨永信。

他至今无法用语言说清那种感觉,“那种对人心理的把控,让人确实感受到你是真的错了,电击会让你真正心服口服。就像小说《1984》,你想什么,老大哥都知道。”

出门见到父母,他很“自然”地跪下,抱着他们哭了好久,就像“孩子本能那种饿了想吃奶,想找妈妈”。

母亲也抱着他哭,那种“喜极而泣,我儿子好像回来了”的感觉。

相比于张旭同的激烈入院,比他晚几个月到的江一帆显得平静得多。辍学打了两年游戏,厌倦每天“杀杀杀”后,江一帆主动向父亲提出要治疗“网瘾”。于是,父亲把他带到了“四院”。

入院时接待他的正是张旭同,在江一帆印象里这个高高瘦瘦、表情严肃的班委是个狠角色,“给人一种压迫感,睚眦必报”。

江一帆回忆,到“四院”的第二天,他被人给举报了。

入院电击后,体重只有100斤的江一帆头晕眼花,只能在病房里休息。母亲觉得闷就去外头转了转。谁知道独自在病房里的江一帆因此违反了“不能独处一个小时”的规定,又一次接受了电击治疗。

电击治疗在这里被称为“点现钱”。直接被“点现钱”的行为共有86条,比如 “忽悠家长想回家”“吃巧克力”“空腹吃药”“上厕所锁门”等,抽象的如“严重心态问题”“执行力不足”“挑战杨叔模式”“在点评课上带有不接受情绪”等。

“每一次电击,需要交治疗费200元。”第一次在“四院”治疗,江一帆就交了2000多元。

平时,孩子们互称为盟友。盟友中选出班委,负责管理盟友;每个孩子都有家长陪同,再从中选出一些家长作为家长委员会,监督家长和盟友。

举报他人在这里是被鼓励的。任何人都能向家委或班委会报告他人的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以画圈的方式被记录下来。盟友每满5个圈就需要被电击一次。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