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10767米!“海斗”号创下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
中国深海科考挺进万米时代
“万米海底是一种极端的自然环境,压力、温度等条件十分苛刻。我们自主研发的仪器设备不仅经受住了万米考验,与国际横向比较,还进行了一些开创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刘心成说。
他介绍,在万米深度,我国自主研发的“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搭载实验装置在海底成功进行了深渊底部氮循环的原位培养实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单次获取大量海底水样(>100升),这在国际同等或类似装备上都无先例。
国产海底地震仪的“表现”也同样令人惊喜。它的最大工作深度达7731米,刷新了国产地震仪工作水深的新纪录,并且在国际上首次于“挑战者深渊”的西部开展主动源人工地震勘探,成功获得一条完整地震剖面。
刘心成说:“我们还非常幸运地获得了马里亚纳海沟7.7级天然地震的数据,这是自1900年以来,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第三次记录到大于7.7级的天然地震信号。这些数据将提供给相关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探索一号”利用船载绞车系统和沉积物采样设备,获得了9150米水深的箱式沉积物样品,创造了同类型深海装备作业深度的新纪录。
此外,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5751米,接近目前国际上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创下了我国水下滑翔机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科考填补了我国无法获得万米海深数据和样品的空白
“‘探索一号’获得的深度序列完整的原位探测数据及水体、沉积物和大生物样本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无法获得超大深度特别是万米海深数据和样品空白,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深海深渊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推动我国海斗深渊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刘心成说。
此次,“探索一号”共获取了2000余个大生物样品,其中包括钩虾、深渊专属的狮子鱼以及未知物种。这些深渊大生物的获得为探索海斗深渊物种的起源与演化、群体遗传特征及其共生微生物对极端高压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探索一号”还进行了原位水体微生物收集工作,这些样品能最大程度反映深渊底部原位环境下的微生物组学信息,为揭示深渊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途径和环境适应机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本。
此外,“探索一号”获取的万米温盐深剖面数据,也将为研究海斗深渊水团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和深渊底层洋流结构,以及万米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
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说:“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到达深度,而在于为科学家的研究实验提供帮助和支持。在下一阶段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已获得的技术优势和作业经验返回挑战者深渊,执行第二次万米深渊科学考察,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开放型模式吸引全国科学力量,对万米级深渊宝贵的样品与数据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5日 12 版)
编辑:秦云
关键词:深海科考 “海斗”号 无人潜水器 万米级无人潜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