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82岁楼宇烈的繁忙与清淡
享誉海内外的资深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上海书展发布了新作《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由他担任编辑的“大家小书”系列也同时在北京出版集团展台亮相上海书展。8月19日清晨,楼宇烈只身从上海坐飞机回北京,今年82岁的他来到上海两天,在上海书展进行了两场演讲和签售,并接受了北京晚报记者的专访。
在北大和学生打成一片
很难想象楼宇烈平时的生活为何如此繁忙,除了写书之外,他还带着19个博士生,出席各类学术会议。这是他自196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第56年。“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每次过年过节都把学生们叫过来聚一聚,要跟学生们打成一片,拓展他们的兴趣,我的学生慢慢也开始练书法、画画了。”楼宇烈告诉记者。
北京大学以学生社团的活跃知名,大部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如国学社,茶学社,耕读社,古琴社等等,都是在楼宇烈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直到现在他还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我看这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吧,学生的社团必须要有指导老师,要是都不愿意去做指导老师,那怎么行啊,这是在推广传统文化,即使出了问题,我担着呢。”楼宇烈笑笑说,语气又有自豪,“国艺社在北大里名气很大的,每年在北大都有汇报演出的。”
楼宇烈在忙碌中却坚持着清淡,他认为艺术本身是为了改变人的心境,是陶冶情操的,不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的。“你看我们现在不管是文艺、武艺还是技艺,都改变了本质,已经异化了,变成了吸引眼球的工具了,不是人的内在心性、情感的流露,更不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楼宇烈给记者举了个例子,钟子期和俞伯牙觅知音的故事是最典型的“艺”的道理,没有知音的话,连琴都不需要弹了。
楼宇烈重视理性的哲学思考,也不歧视直观直觉的人生智慧。“人文的含义,就是通过礼乐的教育懂得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尽职尽责,构成这个社会的有序和谐。”在谈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楼先生说:“人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一个人要获得身心健康,据中国古代的养生,要做到驭欲、养情、明理,控制好七情六欲,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生命的意义。”
把生死看开就是长寿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的责任编辑焦雅君告诉记者,楼老先生把钱都捐出去做国艺社了。“他是自己花钱的,学生来学古琴学昆曲都不用交任何费用,他的书画也都捐给了中国佛教学会。”焦雅君说,“他对这些看得比较清楚,他住的地方虽然不大,但内心十分祥和,他很淡泊名利,这个可能我们普通人的境界是达不到的,这是圣人级别的。”
“生活中的东西,够吃、够喝、够用就行了,这些有什么可在意的呢?”对此,楼宇烈是这样回答的,说到这,念了一句《淮南子》里的句子,作为自己人生观的注脚: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
“前面这些权势、地位,金玉、千岁,是世俗人的见解,会让自己纠结不已,但还有另外一个境界,就是回归本来的我,能够知足,把生死看开了,其实就是长寿,有生就有死,又何必去求千岁呢,世界上也没有千岁。人生本来就是吃饱穿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够了,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楼宇烈解释了这一句,又念了一句老子的话:夫所谓圣人者,适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乎己,而贪污之心无由生也。
“楼老身体特别好,精神也特别好,思维敏捷,记忆力特别好,我们常常向他请教各种问题”。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社科部常务副总编高立志透露。杭州出生的楼宇烈在上海吃到本帮菜时大快朵颐,每次有人向楼老敬茶,楼老举着杯子都站起来喝完再坐下,大家劝:您别老起身了,太累,楼老却幽默地回答:没关系,这就是我平时常做的运动——蹲起嘛。
死记硬背不如行动
研究了一辈子古代经典、满腹经纶的楼老却不赞成孩子读经。“一开始有这个声音我就反对的,他们的道理是,孩子小,容易记住,将来慢慢反刍,但我觉得不仅仅是孩子小、理解不了的问题,问题是我们的时代变了,过去读四书五经是为了到大了用,我们现在到大了能用吗?除非你专门研究这个专业。”楼老主张要理解涵义,学一点用一点,“宋明以来的学者都反对背章句,《礼记》里也反对背章句,背诵那些字面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楼宇烈说到当今的社会问题,过去这些年,许多做父母的不尽父母的责任,所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做子女的也不尽做子女的责任,就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这跟我性格也有关系,我不是读死书的人,死书就是书本上那些东西,活书就是生活,他经常对学生们讲,不要读死书,要读活书,”在带学生的时候,他总对学生们说要充分开发他们各方面的兴趣和关注,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告诉我,反而是书本外学的东西用上了。
“我的学生不都是通过同一个途径来的,大部分老师收学生要本科、研究生学这个专业,我的博士生里,之前学什么专业的都有,有学物理的、农业的、计算机的……还有交响乐的指挥。”楼宇烈觉得,这样一个大家庭很好,大家把各方面的体会互相交流。楼宇烈的学生中,张培育原本是交响乐的指挥,“她跟着我学就是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指挥艺术的东西”,人民日报知名记者萧伟光是学材料物理出身的。在编辑“大家小书”的过程中,楼宇烈也主张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我主张有教无类,传统文化没有分门别类的,文、史、哲都是一家,现在的文化样式是分科的样式,分成这个门类,那个门类,我们这些年把学科分得太细了。”
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如何面对未来”楼老先生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近百年来,我们在引入西方科技时,未能摆正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致我们对历史、甚至对身边的地理环境都产生了陌生感。我们要更热情、大胆地去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起一种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只有对传统抱有理解、认同和尊重,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才有可能与其他文化平等地比较与交流,才能清楚、理性地看到自己文化的不足和其他文化的长处。记者 陈梦溪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楼宇烈 繁忙 清淡 北大 长寿 古代经典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