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仲呈祥:不忘初心方能繁荣
文艺的繁荣发展,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艺自信为前提,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具有永生的魅力,能够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新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
仲呈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政党,只有不忘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解放全人类的建党宗旨和初心,才能继续前进。政党如是,文艺亦然。文艺,只有不忘人类以文艺方式即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初心,方能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守独特的精神家园,真正迎来百花盛开的繁荣发展。
人之为人,不仅是物质动物即经济动物,其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更是高级形态的精神动物即理性的情感动物。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人类,才有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其如此,人才不能只以物质的方式即经济的方式把握世界,而必须同时以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方式即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守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文艺,作为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问世之初,就不仅为了生理感官的刺激需求和娱乐消遣,更是为了启迪心智和获得精神美感。远的不论,就以被戏曲大师田汉先生高度评价的1912年8月13日由进步文化发起在古城西安成立的第一个秦腔艺术专业团体易俗社为例,其《易俗社宗旨》明确规定为“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强调“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者,化人养心、引领风尚也。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当时说过:“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百余年来,易俗社这个与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剧院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院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戏剧学校,仅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余年里就自编、自导、自演了《还我河山》《梁红玉》等写人、说史、传神、铸魂的500余个秦腔剧目。新近,易俗社又把自己百年辉煌历史和易俗人精神史,搬上舞台,创作演出了轰动艺坛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戏曲人不忘初心演绎戏曲历史,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化人养心的戏曲优秀传统,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和戏曲审美风范,值得称道!这无疑对匡正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批评的那种时下流行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当了市场的奴隶、忘了文艺化人养心的初心热衷于“化钱乱心”的错误倾向,具有宝贵的启迪和警示意义。
文艺,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做到文艺自信,并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确有深意藏焉,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刻领悟。文艺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和题中之义。没有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可能有真正的文艺自信;而没有真正的文艺自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艺繁荣。文化自信,一是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二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进步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充满自信;三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自信。延伸到文艺自信,就是一要对中华民族优秀文艺传统充满自信;二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进步文艺、革命文艺、先进文艺充满自信;三是要对一切弘扬时代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充满自信。只有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艺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充满自信地坚定地走一条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才能开创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洲时还特别指出:“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他意味悠长地把“自信”与“耐力”、“定力”联系起来,发人深思。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的自信。文化又深到每一个人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基因”,厚到体现出每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决定着每一个人在各种思潮激荡中的抗争耐力和精神定力,因而文化自信又是“更深厚”的自信。而完整意义的人,必是既为一定的传统文化所塑造、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文化的人。文艺的繁荣发展,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艺自信为前提,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具有永生的魅力,能够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新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一批从高原攀登高峰的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的成功创作实践,首先自信地“各美其美”,然后包容地“美人之美”,进而交融地“美美与共”,实现了继承创新,中西汇通,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真理。毋庸讳言的是,时下确有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批评的某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错误倾向,其缘由之一正是忘了文艺的初心,丧失了文化自信与文艺自信,“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仲呈祥 不忘初心 文艺的繁荣发展 文化自信 文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