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二孩培训课”迎接新生命需要更多未雨绸缪
“小妹妹热了,你知道要怎么帮她把帽子摘掉么?”“我知道!”一个小男生自告奋勇走上去,粗手粗脚地把帽子狠狠往下一拽。“你这样是不对的,会弄到妹妹的眼睛,要轻轻地从上面摘掉……”老师细心地教导着孩子。学喂奶、学推车、学哄孩子,这是广州南湖德誉幼儿园即将开设的“二孩培训课”。(8月30日《广州日报》)
家庭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会给家庭成员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波动。这一点,在大宝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要二孩”不仅意味着他们从“独苗苗”变成了哥哥姐姐,还意味着家庭资源、父母关爱要一分为二。弟弟妹妹的到来,改变了大宝的生存生态,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让他们对“要二孩”持一种抵触、排斥的态度。
随着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大宝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情绪絮乱和心理失衡,一些专家将其称为“同胞竞争障碍”。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既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也有后天的社会互动关系。“二孩”的到来让大宝在身份认同常产生了障碍,加剧了他们与父母的距离感与隔阂感;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双重失落,让不少大宝难以正确认识“要二孩”,甚至采取过激、偏激的手段倒逼父母妥协和退让。
“二孩培训课”的初衷,在于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家庭结构的新变化,学会包容与分享,让“全面二孩”时代的家庭关系更加和睦,让大宝们健康成长。“全面二孩”作为一个公共政策,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人口红利;要让“全面二孩”更好落地,就必须降低老百姓生育的成本与风险,提升公众“要二孩”的参与热情。
一些家庭“不敢生”既有经济压力较大、老人难以帮忙带孙子的因素,也和价值认知的误区密不可分。笔者有一位亲属,家境不错、双方父母年龄都不大,有一个六七岁的女儿,却不愿意“生二胎”?一方面,担心“生二胎”引发女儿的反对甚至抗争;另一方面,觉得“生二胎”太苦、太累,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
“二孩培训课”需要培训的不只是孩子,一些成年人也需要“补课”。对于那些已经生了二胎的家长来说,注意平衡“爱的供养”,关注大宝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况,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家庭关系的新变化;对于那些还没有生二胎的人们来说,帮助他们走出认知误区,提升他们对“生二胎”的价值认同——“生二胎”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破解“二孩潮”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二孩培训课”只是一种办法。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既需要家庭成员做好准备,也需要在公共政策、市场服务上多一些“未雨绸缪”。(杨朝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幼儿园 二孩培训课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