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李光彪:这方水土长歌谣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
这首在2008年央视春晚唱响的彝族敬酒歌,来源于红土高原、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中国彝族左脚舞”的故乡——牟定。
正月十五赶猫街,我在猫街等着你;街头跳到街尾巴,哥等小妹来跳脚……
这首获央视CCTV2008年青歌赛原生态优秀奖的民歌,同样诞生在拥有“万人齐跳左脚舞”世界吉尼斯纪录桂冠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
牟定地处云南高原,滇中腹地,是元谋人的衣胞兄弟。以元谋人“谋”字的谐音,而取“牟”字,以彝族离不开的牛,而取姓。顾名思义,就是元谋人定居的地方。牟定很小,在中国的版图上,只是个小数点。但在这方寸土地上,却居住着彝、汉、回、苗等21个民族,到处洋溢着左脚舞的气息,听得见左脚调的歌声。
那舞蹈,来自尘封的历史,那歌声,来自远古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牟定坝子中有一条恶龙经常出来兴风作浪,泛洪害民。彝族恋人阿里和阿罗勇敢无畏,带着乡亲们一边把烧红的栗炭倒入龙潭,一边扔石填土,齐心奋战三天三夜,直至恶龙丧命。为了欢庆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筋、骨模仿龙的样子做成弦子,欢呼雀跃,一起唱着“阿里罗”,手挽手,围成圈,同步先出左脚,左三下、右三下,咚咚跺脚,以防恶龙死而复生。从此,牟定的这方水土生长着一种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左脚舞蹈和一种自弹自唱的左脚调歌谣。没有任何约束,只要高兴,想唱就唱,想跳就跳。直到阿哥跳烂千层底,阿妹跳烂绣花鞋,一起跳到月亮落,跳起黄灰做得药。
牟定的左脚调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如路边的野菜采不尽,如山上的菌子找不绝。情歌、颂歌、酒歌,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绚丽,耐人寻味,串串飘香。不会唱左脚调的姑娘嫁不出门,不会弹奏左脚调的小伙娶不进人,这里的人们天生就与左脚调、左脚舞一起相依相存,相伴终身。
在牟定,不管你从哪里来?这方好客的姑娘都会视同兄妹,牵着你的手,跳左脚舞,唱左脚调:
隔是隔山箐,箐呀箐隔山;隔山阿老表,你要来呢嘎;隔山隔水不隔心,做姊做妹要真心……
在牟定,千百年来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的独有方式是唱左脚调:
小郎又合心,小妹又合意;郎合心来妹合意,小妹嫁给你……
在牟定,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哺育成长,便唱摇篮曲般的左脚调:
一只手抱娃娃,一只手做粑粑;娃娃领大又得使,粑粑做成又得吃……
在牟定,小伙长大了,当兵出征,唱的是依依不舍的左脚调:
我家老表去参军,穿上绿军装;全相不说、半相不说,照上一张带回来;小妹望望你,等到你回来……
有了这些左脚调,也就有了不息的左脚舞。而在那个做集体活,吃工分饭的年代,唱左脚调、跳左脚舞,被视为“不务正业”,禁唱禁跳。可是,能歌善舞的姑娘小伙总要偷偷说日子,到山上“赶热闹”,歌舞青春,歌舞生活。直到东方发白星星稀,才唱起送别的左脚调:
阿老表,天亮了;阿表妹,亮天了;小小公鸡叫呀叫三声,天亮不亮送你回家了……
正如左脚调所唱的那样,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醒了彝山,悠扬的左脚调又如百灵鸟一般在山间婉转嘹亮,左脚舞又如喜迎春风的柳条婀娜登场,成了牟定乡村文化的正餐。男婚女嫁、生儿育女、杀年猪、老人拜寿、考上大学、竖柱建房,一切喜庆之事,主人都会相邀互请,唱左脚调,跳左脚舞,同喜共庆。
于是,一些有了市场经济头脑的乡村弦子王、调子王、刺绣王,开始在县城开起门店。有专门从事伴奏乐器,弦子制作的;有专门挑花刺绣,从事左脚舞彝族服饰缝制的;有专门从事左脚歌舞表演,自发组织为人家贺喜的;有专门从事左脚歌舞光碟摄制,自产自销的,各种与左脚歌舞相关的买卖行当孕育而生。从此,左脚歌舞如山花灿烂,弥漫在城市,流淌在乡村。牟定小县城中园街的两块广场,每天晚上从无间断,不约而同,天黑集中,乐够解散。弹响铮铮的弦子,拉响悠扬的二胡,齐鸣的歌声如浪,整齐的舞步如潮,织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把县城装点得活力激荡、诗意盎然。
左脚调唱响了,左脚舞跳红了。在楚雄的桃源湖,昆明的翠湖,都有牟定人在唱左脚调,跳左脚舞,手机的铃声也变成了优美的左脚调,KTV歌舞厅里也放起了左脚调。几乎走到哪里,只要有欢畅,就有左脚舞,就有左脚调。牟定的山很美,如彝家姑娘凸凹的腰;牟定的水很细,如彝山的柳条;牟定的土很瘦,如彝家老人脸上的皱。原生态的营养,曾经哺育祖先元谋人成长;原生态的调,祖先元谋人曾经歌唱;原生态的舞,祖先元谋人曾经狂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唱一方调,一方民族舞一方蹈,热情好客的牟定人在盛情邀请你:
阿老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的话,莫给小妹白等着……
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的话,莫给小哥白等着……
(作者系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秘书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光彪 民歌 万人齐跳左脚舞 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