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月子中心要评级:强调专业安全 突出母乳喂养

2016年09月12日 16:13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今年北京预计新生儿30万名,将有更多的产妇选择到产后母婴康复机构“坐月子”。

在“全面二孩”的大背景下,“月子中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目前,国内月子中心数量已经突破3000家,并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缺乏准入制度、监管机制,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评审标准,整个行业总体现状良莠不齐。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成为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业界的呼声。

2015年,《产后母婴康复机构行业管理与服务指南》发布,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等级评审实施方案也随之出台。目前,已有8家月子中心向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提出参评申请。第一批获得评级的月子中心有望在明年年初产生。

评审专家在新妈妈母婴护理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现场考核。

有了评审,分了等级,会给月子中心带来哪些改变?

为何评审?

月子中心未纳入卫生部门监管

“婴儿游泳池套的塑料袋是从哪里购买的?能不能追溯来源?”“你们这里有21个产妇,为什么只有15份食物留样?”“婴儿擦身的毛巾怎么处理,如何消毒?”一连串尖锐的问题,拉开了全国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等级评审的序幕。

上周末,来自上海、成都、大连等地的妇产科专家来到北四环附近的新妈妈母婴护理院进行评审。这家月子中心在成立16年后,第一次迎来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的等级评审,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接受评审的月子中心。

在这里,评审专家检查了一位产妇的房间。谈话间,专家出其不意地按下警铃,同时低下头盯着手表上的秒针。几秒钟后,话筒传来护士的应答,专家们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目前国内的产后母婴康复机构全都是靠自律,在管理和专业化程度上参差不齐。这样一来,在母婴安全上就会存在着很大风险,所以需要管起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管理委员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王宏介绍,一个产妇全身器官恢复到产前状态需要8周时间,在“坐月子”的28天到30天里,新生儿也进入了婴儿期,因而这段时间对于母婴来说都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监管,月子中心良莠不齐,乱象丛生。新当选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陈资全指出,目前月子中心并没有纳入到卫生部门的监管体系,注册都是在工商部门注册。“有的月子中心叫‘月子会所’,这个名字不伦不类。会所是娱乐的场所,而月子中心严格来说是康复护理机构。”他呼吁有关部门对民办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予以重视,“名正”才能“言顺”。

在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后母婴康复机构有一套成熟的体系。相比较而言,国内产后母婴康复机构体系就起步较晚,没有统一的行业组织,行业内部也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部分机构的服务项目设立较为随意,操作也并不专业。2013年10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成立了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管理委员会,担负起了产后母婴康复机构的行业发展、行业自律和行业维权的责任。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月子 中心 母婴 机构 评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