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养生市场鱼龙混杂:老两口买保健品存折仅剩200元

2016年09月19日 09:54 | 来源: 半月谈
分享到: 

监管漏洞

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养生行业普遍存在标准缺失的情况。

以中药为例,深圳市食药监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法人员介绍,中药材由于缺乏统一的炮制工艺规范和定量标准,使不少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处于空白状态。以中药饮片农药残留为例,目前中药材生产的国家标准是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实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也就是说,这个标准沿用了14年。而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而各省市的标准又不统一,这成为令执法部门头痛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养生领域“李鬼协会”很多,且混淆视听,症结在于监管错位。卫计委只能管住医院,对相关山寨协会却没有执法与处罚权;协会属于社会组织,管理权归属于民政部,保健品药品的监管权又在食药监部门。在发现问题后,卫计委只能联合工商、食药监等部门一起行动,查处效率大打折扣,真正找上门时,山寨协会和个人早就“金蝉脱壳”了。管理权与执法权的错位还导致监管力度不足。以教人喝尿养生的“中国尿疗协会”为例,该组织在被曝光后依旧活跃,多个尿疗QQ群的群友就将近4000人,不时有人分享“我喝我尿养我生”心得、探讨尿疗效果。

同时,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自律程度还比较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在食品药品领域,我国的行业协会虽官方色彩浓厚,却不能很好地代表本行业所有企业的共同利益,起不到协调本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维护行业声誉的作用,导致大量本该由社会中介组织完成的工作仍然压在政府身上。

专家建议,正本清源不是仅靠曝光名单这么简单,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厘清部门职能,又要完善分工合作的办法及问责程序,统筹各方力量对养生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编辑:杨岚

<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0 11 12 1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