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塞上江南”递给未来的新名片

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赴宁夏考察生态文化建设情况综述

2016年09月23日 15:21 | 作者:廉维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记者手记

务实可爱的“行动队”


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考察组团出发的时候,正值G20杭州峰会刚刚落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上号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此番宁夏考察,就是平时分散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无党派委员整装列队、集体变身“行动队”的一次转换。

参政议政不仅仅限于在政协各类会议上发言,也不限于落实在纸上的提案、信息,每年两次的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考察是委员们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帮助地方推动经济社会的最好行动形式。因此,从报名开始,委员们就十分积极踊跃:行前听取商务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等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阅读一大摞参阅材料,通过各自行业口径了解所到地的发展状况,是每一位委员行动之前的功课。

功课做足、准备充分。从飞机落到银川河东机场开始,“行动队”的行动就开始了。短短6天的行程中,“行动队”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宁夏所有地级市,行动节奏紧凑且务求实效——座谈会力求简短、鼓励讨论,不讲空话套话,提倡交流互动,把文字材料的“一、二、三、四”跳过去,直接讲最现实做迫切的问题和对策。节省下来的时间多到一线去、到基层去阿、到群众当中去,看的是实地、察的是实情、听的是实话、谈的是实实在在的意见建议。

白天看完,晚上谈谈,每天的功课都要预习温习,为的是向中央高层交出分量足、意见实的考察报告,一份体现行动成果的试卷。在宁夏的6天时间里,“行动队”利用晚上时间召开了两次内部座谈会,所有成员都谈了看法、提了建议,每次都讨论到接近十一点钟。工作人员整理归纳、起草报告,看到了3个宁夏的日出。

无党派里名士多,此次参与到“行动队”的21位委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和若干年参政议政的经验,让他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有着广阔的视角和独到的认识。

此行之中,李灿和李武委员在各地颇受关注———从自治区委书记李建华拜会考察团一行,到各市举行的座谈,再到在能源化工基地、田间地头的现场交流,这两位委员都被当地干部群众所“追逐”。原因在于化工领域的李灿院士、农业领域的李武参事那里,有着当地发展最为需要的理念和技术。工业如何对接生态文化,农业如何实现生态发展,现场问问“二李”的机会宝贵。

此行成员之中,还有两位副省长也很受追捧:一位是来自发达省份具有丰富产业发展规划经验的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委员,一位是来自与宁夏同样面临保护生态和谋求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探索的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委员。政府工作的繁忙让两位参与政协考察的时间都显得尤为宝贵,密切交流的机会难得。两位副省长毫无保留地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心得、传授经验,共同为宁夏发展支招。

在固原,一段春秋时期的秦国长城引发了许瑞生委员的关注。在座谈会上,他结合广东省线性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经验谈了看法,认为应当以遗址公园的形式、根据不同地点的情况分段开发,设立清晰的交通、线路指示和景点介绍,同时建设沿长城的全线徒步和自行车骑行绿道,并把旅游开发与沿线村庄的扶贫工作相结合,建设驿站式的休闲旅游设施。

许瑞生是潮汕人,广东口音让固原的同志听起来有些吃力。讲完话,他拿起笔在便签上画出了一幅秦国长城保护的设计草图,会后交给了固原市的党政领导。图上,延绵的秦国长城是线,曾经的烽火台是点,附近的村落是圆圈,有裸露的墙砖,有树立的指示牌,还有骑自行车和徒步的游人,看起来甚是可爱。

是的,“行动队”的行动就是这么扎实、细致,可敬、可爱。(廉维亮)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 宁夏 生态文化建设情况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