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6年09月29日 22:06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重要目标。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纪末使我国进入小康社会,这一步已经如期实现。党的十五大展望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提出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在新世纪头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如期实现,而且在地域上、人群上一个都不能少。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繁重的工作是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们要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关心和扶持各类困难群众,努力建成人民群众满意、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学习《胡锦涛文选》,要提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胡锦涛同志说:“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决策和系统部署,我国兴起了新一轮改革高潮。新一轮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改革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既要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实现突破。我们要紧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各方面各领域改革。要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

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要搞其他什么主义。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条路能走得通、走得远。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这条路走得更踏实、走得更好。

学习《胡锦涛文选》,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勇于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胡锦涛同志说:“抓好党的建设是全党同志的共同任务,更是各级党委的硬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和要求。比如,关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论述和要求;关于学习贯彻党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论述和要求;关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论述和要求;关于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职能、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论述和要求;关于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树立正确政绩观,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论述和要求;关于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和要求,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上率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入手,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管党治党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创造积累了新的经验。党的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我们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继续从严从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手抓规范约束,一手抓引导激励,更加有效地调动全党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同志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学习《胡锦涛文选》,要着眼于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从我们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围绕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

《胡锦涛文选》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也永无止境。

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好指导我们的工作。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使我们党的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同志们!

2002年12月6日,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去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当时,胡锦涛同志说:“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我再次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同志们!《胡锦涛文选》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当前要把学习《胡锦涛文选》摆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重要位置。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认真真学、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通过学习加深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上来,继续开拓创新,继续奋发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编辑:曾珂

01 02

关键词:习近平 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