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建闫晓慧: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养老服务网络
二是大力发展家用健康检测、治疗、辅助智能终端。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家用健康检测、治疗、辅助智能终端将是社区养老,尤其是家居养老必需的工具,这一方面为老年人的日常健康检测提供便利,提供感觉、体力、认知损害训练辅助以及安全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为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未来可通过远程健康监测管理,融入新思维,进行健康数据采集,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档案的管理。通过蓝牙和拍照自动识别功能,将用户个人通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如健康手环)所得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汇总形成个人健康档案,实现实时查询、有效预防,成为老年人的私人健康小顾问。同时将平台发展为老龄产业的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
三是整合更多的养老公寓资源,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及其家人可以有所选择,并能在不同区域进行交换,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旅游养老,衣食住行都在异地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兼顾了集健康服务、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
三、 相关建议
1、 不断完善国家商业养老配套政策
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养老的政策法规,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健全,虽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对养老机构的补贴办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但我国现行的养老政策体系中,对产业发展的研究并不多,需要建立起关于产业结构、布局和制订配套的体系。前不久刚公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从7月1日起在武汉、广州、上海和北京四个地区开始试点“以房养老”,也有许多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强化的还有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如何确保享受财政支持的养老机构做好养老服务也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2、 运用金融工具提供多元化服务
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需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集成社区服务、虚拟服务和老年公寓与老年旅游、文化娱乐和再就业的结合,以市场化运作向老年人提供符合其购买能力的服务是我国现有的情况下投资养老产业的契机所在。
3、 老年人再就业和义工队伍建设
对于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来说,最为困难的就是收入与成本的匹配,国家虽然对新增床位有一定的补贴但与每张床位的投资相差较大,此外养老机构的运营支出和人力成本都非常大,根据成本所定的价格是中低收入的老年人无法接受的,目前只能锁定健康的高收入人群。这些人通常受过较高程度的文化教育,多数有一技之长,为他们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并有助于他们的健康,与此同时可以补贴一部分养老费用。因此老年人再就业和义工队伍建设对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上海浦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会计师)
编辑:韩静
关键词:民建 信息化 养老服务 网络 养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