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周延礼:有为才有位,保险业要主动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
二、 保险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一直以来,保险业积极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帮助国内企业解决跨国投资的风险,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实施之后,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但保险业要想进一步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险机构要深入研究、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抓住这个重大机遇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同时也要加快推进保险服务企业全球化、国际化战略布局,为“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海外投资、海外工厂、装备制造、人员、仓储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和服务。
第二,保险机构要创新社会保险产品,优化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加强资金支持。在这方面,要不断提高“一带一路”保险业能力水平。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的监控,营造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的政策。中国经济从快速上涨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攻坚性、结构性的改革有很多方面的任务,企业要面临着去产能带来的风险。因此保险机构要对信贷市场、保险市场进行充分研究。此外,还需创新一些保险产品,不断扩大保险范围,逐步放开保险信用保险,进一步增强市场经营主体。
第三,保险机构要做好“一带一路”研究,强化资源保障,特别是为内在联动提供核心的竞争力。各大保险机构,尤其是几家大的机构,都依托现有的机构建立“一带一路”项目小组。保险机构下一阶段应该更加积极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探索市场的发展环境,规划海外发展路径,探索市场规律,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各个保险机构之间的合作。
第四,保险机构要重点发展一些特种保险、海外工程保险的业务,支持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阶段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特别是像铁路、高铁、重装备、基础设施建设、隧道开掘,这些装备在世界上都堪称一流,所以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要实施保险服务,保障它们在“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保险服务业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通过在上海、广州、福州、天津的自贸区建设,保险业可以熟悉一些国际通行的规则,这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要大力发展上海、广州、天津、福州四大区的保险行业,为自贸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此外,自贸区在关税、外汇方面,也能有一个比较灵活的交易方式,这能加强国际保险和再保险的合作。
第六,保险机构要健全跨境人员的保险体验,为跨境人员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信息流也好、资金流也好、物流也好,关键是人才的交流。除了网络的联系之外,人的直接交流也很重要,保险机构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境外人身意外保险、人员旅游保险、雇主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海外会展和专利纠纷费用的保险、航运纠纷保险、法律责任保险等等。
第七,保险机构要发挥资金流通的作用,形成一个公开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体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2015年国务院批准保监会设立三千亿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保监会已经投了两千多亿的保险投资基金。这些项目都是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有利于保险创新资金运用方式,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也更加推动保险资金注入“一带一路”的建设渠道。
第八,保险机构要加快保险布局,进行双轮驱动来拓展海外业务。近年来众多保险机构及时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出口走出去。同时保险业还要不断提高保险创新能力,研究多种金融工具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 保险业如何应对“一带一路”所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必将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起到重大引领和支撑作用。保险业在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会逐步积累经验建立信心,当然困难和挑战也不少,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中保险的作用。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但没有后备保障,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企业会面临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商业财政风险等诸多风险。这时保险业可以支持企业防范风险,为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第二,保险监管要进一步创新机制,进一步细化创新产品。“一带一路”沿线的监管环境非常复杂,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参差不齐,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与各国机关机构沟通合作,加强彼此信息交流。保险监管在这方面贡献颇多,但仍需进一步创新机制。
第三 ,保险业还要进一步提升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与当地的人民进行语言沟通、文化沟通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所以要加强这方面培训。同时要加强协调,既要防止企业单打独斗,也要避免出现窝里斗的情况,总工会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协调各个企业,进一步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作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党委原副书记 周延礼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周延礼 保险业 “一带一路”建设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