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珠海银隆收购案的背后

2016年11月03日 10:00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企业发展与散户之间的利益博弈

目前,格力尚未就此次股东大会中小股东的态度进行正式回应。但是在8月份格力发布的那份公告中,格力方面曾经表示,如果银隆完成今年承诺的净利润7亿,格力电器净利润同比增10%,今年的每股收益将大于去年,不存在股东摊薄的情况。银隆方面曾承诺未来3年净利润为7亿、10亿、14亿。

当时,格力的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虽然从短期来看,中小股东的利益可能被稀释,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董明珠也在多个场合发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格力的股票,并称格力是值得一生持有的股票。

另一个让中小股东不满的就是募资方案中关于员工持股计划。根据格力的公告,员工持股计划的发行对象不超过4700人,其中包括董事长董明珠等8名高管,高管认购比例占44.2%。

在高管认购的份额中,仅董明珠个人出资9.37亿元,一个人占据了员工持股计划的39.5%。加上之前她本人持有的4428万股,增发完成后,董明珠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0.74%上升到1.3%,从第十股东升为第四。董明珠在格力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达到了巅峰,仅次于格力集团。有分析指出,董明珠增持股份是为了防范股权分离,避免遭遇之前万科的情况。

格力多元化之路不会变

关于散户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博弈,从股东大会通过和未通过的方案中,也可看出端倪。比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议案以及募集配套资金的子议案,未被通过;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16年-2018年)中规划,格力未来3年将执行不低于60%的分红比例,获得通过。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从这个结果来看,投资者的心态很明确,就是收购可以,但是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受损。

由于多项方案未能获得通过,格力收购银隆的配资方案可能要作出调整,根据格力发布的年中报告,账上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相加超过1000亿。是否会动用公司的现金流进行收购,目前尚不可知。但是可以预想的是,如果以现金来收购银隆,这次收购案的资本运作的效果,无疑会减小,格力电器抗恶意资本的能力也会下降。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整体的收购不会改变。除了整体收购案被通过之外,在此之前的股东大会上,格力已经通过了多元化发展的方案,而收购银隆又是多元化的重要一步。并且不久之前,格力和银隆还在河北邯郸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奥钛材料和银隆电池产业化的推介会,为银隆新能源的发展造势。银隆已经是格力未来战略的重要一环,并且也已经开始为其注资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格力 银隆 股东 利益 博弈 多元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