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执行约40年的供暖“时间表”能否提前?

2016年11月03日 15:17 |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执行约40年的供暖“时间表”能否提前?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10月底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公众希望提前供暖的呼吁升温。“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集中供暖时间标准的制定在当初有特定历史背景,并已沿用约40年。随着气候条件和百姓生活条件的变化,“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的规定是否需要变一变?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郑立均表示,由于涉及面非常大,大范围实行提前供暖,需要对百姓诉求、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环境保护进行统筹考量。

“难道连续4天低温就只能挨冻?”

自10月底开始,北京最低温度连续低于零下,11月1日凌晨更是低至零下4摄氏度。不少市民感慨,冬天比暖气来得早多了。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朱莉说,她晚上在办公室加班时必须“裹成熊”。

采访中,多位市民提出,这两年天气忽冷忽热变化很大,往往是气温骤降后忽然有一个回升,但很快又回到零下,于是也就没有达到“连续5天”的标准。从实际情况看,没有暖气的11月初很可能比供暖中的3月初还要冷,所以硬性划定供暖时间段值得商榷。

根据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法定供暖期为11月15日至3月15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办等部门本周四将第二次召开气象会商,对7日前后出现的一股冷空气进行研判,如果在15日之前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就有可能提前供暖。

“但是,根据目前的预测,这期间出现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的情况比较小。”北京供热办一位负责人说。事实上,10月28日北京已经进行了一次天气会商,但因没有达到硬标准未能提前供暖。

北京供热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1300多家供暖单位已具备供暖条件,但是否启动提前供暖还要进行部门会商。北京2010年开始实施天气会商机制,参照“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的标准,仅在2012年决策由于出现极端天气而提前供暖。

编辑:梁霄

0 1 0 2 0 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